顾诚原本《东宁日报》......不对,已经改成《皇明日报》了!他原本是《皇明日报》主编,因为优秀的文笔,和人人称道的人品,因而在朱克臧登基后,就把他提拔为吏部官员!而陈信,则是大明皇立军校皇训队的队长,本是水泥厂的一个小工人,时也命也,因出色的口才被朱克臧看中,拉去皇训队负责军校学员的教育工作!还真给他越干越好!正好礼部适合他,就让他过来了。陈信和顾诚,他们两个都没有经过科举的草根,但谁在乎呢?只要有朱克臧的看好,步步高升跑不了。朝会上,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首先定下来了一个基调,那就是:大明帝国皇统万世不易,永永尊戴!第二点,那就是大明皇帝神圣不可侵犯。可能大家看到这里有点眼熟了,这是朱克臧抄后世臭名昭着的《大清帝国钦定宪法》。之后,朱克臧便和大臣们琢磨内阁制的问题。他打算把内阁给扩张一下!干脆就抄一波英国的上议院制度,首先就算废除次辅和枢辅,首辅改名为首相。然后,原来的大明内阁最多只有六位大学士,分别是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现在,郑克臧要改了,学士都统称为阁臣,品级一致,都为正五品,且席位增加,分别由文官、大明皇族、武官组成。当然,武官一旦成为了阁臣,则要将卸去军中的职务,专心从政。首相,则是由内阁选举产生!但想要当首相有一个硬性条件,那就是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验,这样才能保证首相是接地气的。另外,大明皇族不能竞选首相。其次,首相竞选出来后,大明皇帝有一票否决权,有权提出罢免首相。这样的话,内阁的权力就被压缩了,它现在的作用只剩下选举首相和决定国家大事了。其他的事务基本通过朝会决策。其实,内阁就有点像是议会了。看到这,别以为首相就了不起了。朱克臧在《大明宪法》里面规定了,大明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立法、行政、外交大权。同时,大明皇帝是海陆军大元帅,关于军队的一切事务,文官无权插手,包括首相。首相虽然是内阁选举产生,但首相最后由皇帝任命的,仅对皇帝负责。这一部分,朱克臧又盗版了一下德意志帝国的宪法。在场的文官也不傻,看出了朱克臧新制度对他们有利有弊,不管觉得好不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陈永华因为是现任首辅,因而不用选举,一跃成为了新大明的第一任首相,他觉得出这本宪法挺好的,皇帝和臣子的权力都说得明明白白。起码以前没规定这么细,皇帝硬要乱来,还是可以的,现在起码皇帝不能太过分。宪法的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搞定的,具体的内容要开多开几次朝会才能全部搞定,朱克臧不着急。他很快在朝会提出了一个新的东西,那就是国旗。目前的大明,亦或者说中原王朝,并没有国旗的概念,很多旗帜以三角旗为主,名为旌旗。战场上惯用“旌旗”,旗上一般绘有军队将领的姓氏。这要重点提一下日月旗,其实日月旗并不是官方的国旗。而是隆庆朝开关以后,大明船只为了区分和其他国家船只,才悬挂上的。可以说是一面贸易旗帜。所以,明朝并未有国旗一说,虽说民间拿日月旗代表明朝,但从未将该旗定义为明朝国旗。也就朱克臧爱用日月旗,连近卫军也连带着一起用。于是,日月旗现在在新大明等同于军旗的存在。作为朱克臧一手创立的新国家,不能没有国旗呀!这可把在场没有艺术细胞的大臣们难倒。让他们写写书法或许还可以,搞设计多少有点超出业务范围了。不过也有的人兴致勃勃,当场就开始动手画画了。很快就有人,给朱克臧画好了一幅。这人就是吏部新官员顾诚。他设计的是:腾龙旗!只见,画上有一支五爪青龙御空而行,腾云驾雾,追逐着太阳与月亮!不过,朱克臧似乎不太喜欢,他左看右看,越看越像后世大清的国旗,晦气。朱克臧只是微微皱眉,没有直言不行,不想打击臣子们的热情。而且,不少人都觉得顾诚这个国旗设计还不错,很霸气。要不是因为后世大清,朱克臧估摸着自己也会喜欢这个。“此旗,可作为大明帝国的军旗!”朱克臧摸着下巴说道。一听到这句话,底下的武官一阵欢欣鼓舞。毕竟那可是龙旗,多威武呀。底下却有文官反对:“皇上,龙旗更适合皇家使用!”朱克臧摇摇头说道:“新大明的军队是皇家的,陆军以后统称大明皇家陆军,再细分近卫军、勇卫镇,海军统称大明皇家海军,再细分闽海舰队和粤海舰队等等。”“皇家的军队何故不能使用龙旗?龙旗更能代表大明军队的英勇和百战百胜的气势,不过底色改成红色,因为大明军队是热血的!”朱克臧挥舞着拳头,康慨激昂地说道。有这些话在,底下的文官们也无话可说了,理论太正当了,之前的大明宪法也说了,军队一切归皇帝掌控,现在直接冠以皇家两字,服气!底下的武官们,喜不自胜,起飞了!为此,他们纷纷在殿内跪下谢恩。被封为伯爵的汪洋第一个站出来拍马屁:“愿为陛下马前卒,誓死效忠陛下!”其他武官也纷纷效彷:“愿为陛下马前卒,誓死效忠陛下!”朱克臧看着底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这都是陪他出生入死的将士啊,用一面龙旗怎么了?他用热切的眼神,继续挥舞拳头说道:“朕希望,在朕的有生之年,能看到,大明的龙旗,插遍天下每一个角落,让全世界臣服于大明的龙旗之下!”
第180章 让全世界臣服于大明的龙旗之下!(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