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锦贵妃败落(1 / 2)

 穆仲卿一家被安置在了一所名叫‘钟粹苑’的院落中,这‘钟粹苑’是王府中最大的院子,院子的天井中,错落有致的种着奇花异草,还有太湖石砌成的假山,清澈见底的溪流,朱红瓦盖的飞檐凉亭。</p>

主房是一溜五间青砖琉璃瓦的宽敞大屋,两侧是下人主动耳房,住房里朱台瑶阁、雕梁画栋,美不胜收,且一应的用品俱全,真个像南宫逸所说,什么东西都有!</p>

南宫逸把他们安顿好后,就匆匆的离开了。</p>

南宫逸一走,杜氏便迫不及待的拉住采薇,问道:“薇儿,你给娘说清楚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南宫公子不是你在后山认的师傅吗?怎么就成了秦王殿下了呢?还有,你这样没名没分的跟在他的身边儿算怎么一回事儿?你的闺誉还要不要了?你妹妹是不是因为他被掳到理国公府的?咱们藏在这秦王府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到底得等到什么时候去才能出去?”</p>

采薇被老娘一阵咄咄逼人的质问吵得头疼,正不知该从何说起,院子里忽然传来一阵密集的脚步声,听声音好像进来不少人。</p>

母女二人顺着开着的窗子向外望去,只见一个年轻的美貌女子带着一群丫鬟婆子走了进来,在门口处站定了,那领头的年轻女子对着门帘儿福下身,道:“奴婢大丫鬟潇芷,拜见秦王妃,拜见老爷、夫人,奉秦王命,拨了府里十二个丫鬟,十二个媳妇、十二个小厮供钟粹苑使唤,请王妃和老爷、夫人验看,若有不满意的,奴婢在去调换。”</p>

穆仲卿和杜氏听到秦王府的下人唤自家女儿为秦王妃,感到非常吃惊,他们身份低微,所以无心攀龙附凤,怕女儿过门儿后被婆家瞧不起,特别是在得知女儿和秦王私相好上了之后,二人更是担心不已,以为女儿将来至多能得个侧妃之位,他们虽不远女儿为人妾侍,但事到如今,他们也改变不了什么了,不成想秦王竟许了女儿正妃之位,这着实出乎他们的意料,惊喜之余,夫妻俩都感激不已,看来,秦王对薇儿是认真的,而并非公子王孙的猎艳玩弄而已!</p>

夫妻俩满意的看了女儿一眼,从屋子里走出来,去招呼来人,采薇领着文儿武儿跟在爹娘的身后。</p>

院子里,乌泱泱的站了一院子的人,各个都垂着头,一副恭顺的样子。杜氏和穆仲卿跟潇芷打了个招呼,便把目光看向了采薇,他们深知,这些人是秦王送给采薇使唤的,他们不便擅自做主,所以便让采薇来拿主意。</p>

采薇心中早有打算,便对那个叫潇芷的大丫鬟说:“我们习惯了用自家的丫鬟,这些人你还是带回去吧,待会儿我见了秦王自会向他禀明。”</p>

潇芷笑道:“既如此,王妃不如将自家的下人接进府来做大丫鬟,再在这些人里挑些粗使的,省得人手不够用,再说,伺候的人太少了,也不合王妃的身份啊!”</p>

采薇说:“不用了,你带着他们出去吧!”</p>

她可不认为前呼后拥、呼奴唤婢的被人伺候着就能代表身份了,伺候的人多了事儿也是多,万一哪个人是锦贵妃留在秦王府的细作,或者之后被锦贵妃收买了,岂不是要误事,所以,还不如压根就杜绝这种事,干脆就不用这府里的奴婢,待晚上跟南宫逸商量过,把家里的铺子都关了,再把春柳和朝云接进府来伺候,这样就放心多了。</p>

潇芷听了采薇的吩咐,福了福身,带着这些下人出去了。</p>

杜氏望着潇芷俏丽的背影,担忧的说:“这位潇芷姑娘,别不会是秦王的通房吧?”</p>

穆仲卿顿了一下,忐忑的望了采薇一眼,说:“胡说什么呢,秦王怎会看上一个丫鬟,快回屋去吧,别没的在这儿胡思乱想。”</p>

杜氏嘀咕说:“瞧那潇芷姑娘的打扮,哪像一个丫鬟?寻常人家的姨娘也没这么体面的。”</p>

那位潇芷姑娘的穿戴的确惹眼的很,上穿着碧青色流彩暗花云锦上裳,勾勒宝相花的水粉色马面裙,腰间束着刻丝泥金银如意云纹腰带,外罩一件八团喜相逢锦纱长衣,一头乌发高束这如云高髻,上头只插带了几支雕花不同的羊脂玉发簪。</p>

这身打扮,便是安国公府里的几位小姐也多有不及,难怪娘会起疑心,不过,采薇可并不怀疑南宫逸,她了解他的为人,这厮一向眼高于顶,断不会随意宠幸一个丫鬟的。</p>

整整一下午,南宫逸没有在出现,只有潇芷又过来两趟,分别给她们送来丰盛的午餐和晚餐。</p>

午餐和晚餐都很可口,色香味儿俱全,一见便知是大厨用心烹制的,采薇吃的时候,偷偷的往空间送一些,给嘴馋的鹦哥和长眉解馋,大厨们做出来的宫廷御宴,总比鹦哥要的水煮鱼和水煮肉片强吧!</p>

……*……*……</p>

似锦宫里</p>

锦贵妃坐在黄花梨嵌象牙木雕山水宝座上,冷眼看着跪在地中间儿的阎美人,此时,她正含悲忍辱,捧着一本‘女则’诵读着。其她的妃嫔们雁翅般的坐在锦贵妃宝座下两溜的椅子上,冷眼看着百般狼狈的阎美人,年轻的没争上宠的解恨不已,年老的争宠无望的幸灾乐祸,还有那些对皇上死了心的妃嫔们则事不关己,冷眼旁观。</p>

阎美人今天打扮得十分妖乔,一身水粉色的织花宫装,衬得她年轻白皙的小脸儿娇艳无比,小脸儿上略施粉黛,五官无一处不精致,无一处不撩人,那头乌黑的长发挽成了一个高高的坠云髻,上面错落有致的簪了几朵小巧的珠花,几朵粉红色的珠花俏皮可爱,也很挑人,也只有她这年纪的人带着才好看,左鬓边儿斜插着一支金镶红宝石蝴蝶步摇,长长的流苏垂到了肩上,行动起来时流苏轻颤,如弱柳扶风,撩得人心尖也跟着颤动了。</p>

这一身想必花了她不少的心思,别说是皇上,就是女人看了,也不免要多看她几眼,难怪皇上会动心,允许她在御书房吃午膳,午膳后还歇在御书房里午睡了一个时辰,谁晓得这一个时辰他们会作甚么?看着阎美人那一脸风情的模样,想来那午睡二字是他们白日宣淫用来掩人耳目用的吧!</p>

锦贵妃听闻了此事,本就烦躁的心更加恼火。</p>

皇上已经有四五天没有招幸她了,说是自己龙体不适,既然是龙体不适就该好好的养着,不料却背着她跟这下作的狐媚子搅合到了一起,大白天的也没个忌惮,分明是越来越不把她放在眼里,锦贵妃纵横皇宫二十几年,何尝受过这般委屈,别说是一个小小的美人儿,就是皇后当日也不敢这么打她的脸的,因此,阎美人一从御书房出来,便被锦贵妃传到了这里,当着众妃嫔的面,先是声色俱厉的斥责她不该白日宣淫,勾引坏了皇上,接着又指责她不该恃宠若娇,挑唆皇上封一个两岁的幼童为王。</p>

阎美人这两日被皇上宠幸,心气儿多少有点儿高了,再加上她年轻气盛,不懂得隐忍,如今被锦贵妃当众羞辱,难免有些不忿,因此便顶撞了锦贵妃两句,说的无非是‘皇上要宠幸我,我能怎么办’这样的话,气得锦贵妃鼻子都冒烟儿了,二话不说的命人将她掌嘴二十,又命她当着众妃嫔的面儿,跪在地上诵读十遍‘女则’,以儆效尤!</p>

十遍‘女则’读完需要些时间,锦贵妃哪有这么多的时间在这儿耗着,懒懒的看了一会儿,便得意的扶着李尚宫的手,回里间去休息了。</p>

其他的嫔妃没有锦贵妃的吩咐,哪敢擅自离开,只好都撑着坐在那里,听着阎美人一遍又一遍的诵读,大太监李海监督,读的不好还要重读,往往快要读完一遍时,李海便说读的不好,要重读,因此,一直折腾到戌时,连五遍都没读完。</p>

阎美人虽是宫女出身,但自从封了美人,还有儿子傍身,也是日日在锦衣玉食里养着的,哪受得了这番苦楚,在李海的又一声‘读的不好,重读’声中,两眼一翻,倒在地上昏过去了!</p>

李海见状,不敢擅自做主,急忙进去禀告了锦贵妃。</p>

此时,锦贵妃已经睡下,她懒得起床看视,只让人救醒阎美人,给她一杯茶喝,便让她和众妃嫔们暂且回去,待到明早再说。</p>

众妃们也早就坐得腰酸背痛腿抽筋了,各个心中怨恨,却都是敢怒不敢言,好在终于让她们回去了,大家都是一手扶着老腰,一手扶着宫女的手,蹒跚着离开了!</p>

阎美人足足跪了一下午,双膝红肿,已经不能走路,也无法站立了,救醒她后,她身边儿的大宫女春晓伺候她喝了一杯茶,又打发人回去唤了两个小太监过来,用一乘小轿将阎美人给抬回去了……</p>

半夜时分,锦贵妃正在酣睡,忽然听到外面一阵哭声,似乎是来自于宫门口处,断断续续的,虽然听得不够真切,但却足以把锦贵妃给吵醒了!</p>

她睁开眼,气冲冲的坐了起来,正要质问是谁这么大胆,敢半夜在似锦宫外哭闹喧哗时,似锦宫的大太监李海急匆匆的赶了进来,报道:“禀娘娘,大事不好了,阎美人殁了!”</p>

锦贵妃登时懵了,“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怎么就殁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