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乐不思蜀朱祁镇(2 / 2)

“那太上皇在瓦剌这些时日,到底是做了什么,会让你们有这种想法?”

王文问到这里,本打算结束,想想又加了一句:“要知道,太上皇于我大明,可还是有礼制存在的。”

“尔等不尊重太上皇,便是不尊我大明,封贡一事更无从谈起!”

听到封贡,耶呼噜顿时急了。

他手舞足蹈道:“别啊别啊,我太师没那个意思,太上皇在我部落受到很高规格的尊重。”

“我们太师整日好酒好肉招待,请他观赏我瓦剌部族的传统舞蹈,还嫁了妹妹给他,日子过的潇洒着呢!”

这一番话说完,朝堂上安静了下来,这些饱读诗书的朝堂大臣们一瞬间脑海中出现了同一个成语。

乐不思蜀。

好家伙,这特么要是传出去那还得了?

本来因为土木堡战败被俘,朱祁玉就已经是人心丧失,再传出去他老人家在瓦剌吃香喝辣、乐不思蜀,老百姓都该怎么看他?

然后自己这边,有一个临危即位、力挽狂澜的景泰新君,老百姓又该怎么琢磨?

这一对比,高下立判啊!

老百姓不会看那些深层次的东西,大多数都是淳朴的很,谁能给他们带来好日子,大家都不是瞎子。

估计大多数人都要想着,那堡宗还回来干什么,新皇帝把大明治理得挺好,回来添乱吗?

朱棣赞赏的看了王文一眼,这个刀补的好。

王文感受到了这一目光,心中激荡,站回去平复着如敲鼓一般的心绪。

刚才那一番问话,其实他就是站出去带堡宗的节奏,把节奏往坏了引,但同时也是九死一生。

要知道,这可是涉及到朱祁镇的正统性问题啊,这是全天下的官都盯着的,一句话说错,弹劾他的奏疏只会比胡濙还多。

到时候,只怕朱棣也保不住。

但是好在王文讲话很有条理,瓦剌使臣耶呼噜成功被带跑偏,然后着了道,关键这货现在还没想明白自己被坑了。

所以说,汉人的朝堂上真是可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朱棣站出来做了这个和事老,笑道:“你不必如此,朕对太上皇十分思念,如果也先诚心送还,于公于私朕亦当准许。”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诚。”

王诚没想到在朝会还能有自己的事儿,立即站出来俯首帖耳,将屁股撅到了天上,大声呼道:

“奴婢在!”

“太上皇在瓦剌过得如何,好与不好,也先到底有无送还之诚,你便随耶呼噜前往一观。”朱棣说着,嘱咐道:

“切记,要将真实情况探明,回京告知朕与诸卿,若敢作假,定斩不饶。”

王诚惶惶说道:“陛下放心,奴婢一定将此事办得尽善尽美,太上皇于国家之重,于太后之重,奴婢全都知晓。”

朱棣满意的点头,这才转头看向一脸懵逼的耶呼噜,说道:“既然如此,还请使臣暂回驿馆歇息。”

“明日一早,朕便会派人与你共往瓦剌。”

耶呼噜惊讶问道:“这么急?”

“朕思念兄长,急切行事,使臣也该体谅朕的难处才是。”朱棣言笑晏晏。

耶呼噜连忙说道:“大皇帝如此说来,臣就放心了,只是这一路上的来回的开销,还请大皇帝结算一下。”

“我来使队伍,实在是没有余粮了。”

朱棣哈哈大笑,开怀道:“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