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徐有贞的第二春(2 / 2)

这一世过来,杨信民和于谦一样,有了充足的资历,可以委以重任了。

但是董兴闻言,却是有些犹豫,良久才小心的道:“陛下莫非不知,杨大人已经死于广州城外了!”

“你说什么?”朱棣有些吃惊,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儿,是战死的吗?朕怎么一点儿不知情?”

董兴这才意识到,似乎皇帝在京师,也是不像现在看起来这般的顺利。

他此时大有谄媚的意思,只是不知道皇帝的想法,于是一板一眼的道:“杨大人是暴毙身亡,去世前几天臣还与他讨论过战策,忽然就听见了亡故的消息。”

“如此看来,事有蹊跷啊。”朱棣思虑片刻,忽然说道:“董兴,听封!”

董兴立即上前,喊道:“臣在!”

朱棣正色道:“朕这便敕谕内阁,以平定广东之功,进你为亲军都指挥使司右都督,你所部的广西兵,全部并入府军四卫。”

董兴道:“臣遵旨!”

看着董兴离去,朱棣对站在殿外的司礼太监吩咐道:“如今广东贼寇大部皆已平定,除升赏诸文武以外,贼寇余部当以招抚为主,不必赶尽杀绝。”

“事出必有因,朕要知道这些流寇好端端的为何造反,有意派遣都察院佥都御史徐珵,赶赴广东调查贼首黄萧养身世。”

......

当晚,在府中接到圣旨的徐珵得知有外派任务,敏锐地发觉,自己的机会来了。

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徐珵提议迁都以来,一直就饱受满朝文武的诟病,想要翻身更是难上加难。

为了避免现在的窘境,徐珵是什么手段都试过了,但都收效甚微,他不甘心自己的一生就此收尾。

为此,他甚至还改名为徐有贞,起名有贞,自然是表示忠贞不渝之意,但并没有什么用,别人看他还是一副厌恶的眼神。

这一次,他终于等到了机会。

徐有贞知道,这次去广东绝不只是单纯的去查黄萧养,一个已死的贼寇为何造反,这有什么好调查的?

皇帝肯定有话还留在圣旨里没说,这些隐晦的意思要是摆在明面说出来,内阁又怎么会如此痛快的通过这道圣旨。

但到底是什么呢?

徐有贞毕竟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他只能大致猜到这些。

思来想去,徐有贞突然灵光乍现,想到了今天因平定广东而受封的亲军都指挥使司右都督董兴。

对于这个人,徐有贞了解的不多,只知道他的名声不怎么样,都说此人是一个以镇压流寇起家的刽子手。

前些年还是寂寂无名的小辈,最近几年声名鹊起。

董兴先是在山东跟随刘聚平定了水贼头子邓茂七,现在又作为主将剿灭了盘踞在广东近一年的黄萧养部流寇,两场大战下来,号称斩首过万。

凭借着骄人的战功,董兴在短短数年的时间屡奏捷报,仕途上可谓平步青云,如今被景泰皇帝直接收编为嫡系的府军四卫,一时之间更是风光得意。

这样的情况下,他就不可能有什么好名声,毕竟人都是嫉贤妒能的,文官们更是极力的宣扬董兴所谓虐待士卒、残暴的事迹。

就是这样,董兴还是屡立战功,成功得到了朱棣的青睐,并且凭借极高的情商而受到重用。

如果说谁最有可能给徐有贞一些灵感,那就只有这个董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