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穷途末路起杀心(二)(2 / 2)

自此没有谁还有心思理会王才一家是否真的死亡了,王才一家纵火自焚死亡案宗,也从此不了了之,再也无人问起此事。

当王才一行人逃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后,王才转首凝望着沂水县方向,眼中不由得流淌出悲伤的泪水。

那里有自己度过的美好时光,也有自己的骄傲自足之处,和父母双亲对自己疼爱宠溺之情的过往,令他心生不舍。

王才咬牙切齿的发下毒誓:“孙山小儿,今生今世王某与你不死不休,誓报昔日你辱我落榜之耻,为冤死的父亲报仇雪恨。啊、、、、、孙山小儿再叫你多活几年,王某必生啖尔肉喝尔血,以报我王氏一家差点儿家破人亡的惨局。”

王魁根本不知道王才与孙山的结怨过往,只从父兄口中得知过,是孙山等人设局对赌,引诱王胜父子俩上当,才欠下了巨额借款。

他自然听信父兄之言,视孙山为生平大仇人,当下也举掌发下毒誓:“今生今世必亲手斩杀孙山,为亡父报仇雪恨,否则不配做王氏子弟,死后也在阴间游荡受苦。”

连年仅六七岁的王才幼妹王莹也举手发誓,要跟随着两位兄长寻孙山报仇雪耻,还拉着大嫂的手一起许下报仇的誓言。

正在努力备考科试的孙山,万万没想到自己当初调侃王胜父子的打油诗,会引发王才对他的刻骨仇恨。

连带着王才的妻子、弟弟、妹妹都视孙山为生平的唯一大仇人,发誓要斩杀他而后快。

这些时日里,李艳以孙山攻读经书太过于刻苦为由,又嫌弃客栈内的饭菜太差,负担起每天三餐为孙山送饭菜的重担。

不仅变换着花样烹饪菜肴,还亲自送到客店孙山住宿处,又不顾忌左邻右舍的流言蜚语,长时间停留在客房内和孙山谈话聊天,解除孙山长时间攻读经书带来的烦闷感。

伴随着二人接触时间的日益增多,孙山开始对李艳产生异性间的好感,李艳则是从先前对孙山的感恩之情转变为爱慕之心。

有时候孙山读书疲倦了,便和李艳聊天闲谈,还给她讲些后世的言情小说,让李艳时常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有时候李艳会哭泣着说孙山太狠心,是拆散有情人的和尚′法海’,真的是铁石心肠,有时候甚至故意做一道难吃的饭菜惩罚孙山、、、、、

李艳的种种小儿女心态,吸引得孙山更加心动不已,有时会痴迷的望着李艳,双眸中满含爱慕之情。

可他一想到自己早已订有婚约,李艳又是平民之女,不能像柳素仙那样纳为妄为室,便有意识地与李艳保持距离,始终处于异性好友的范畴,不涉及儿女私情。

对于孙山如此怪异的举动,李艳始终猜不透他的真实心思,说孙山对她没有好感吧?看其言行举止又不太像,说孙山十分喜欢她吧?孙山偏偏又与她保持着一段距离。

就在两个年轻男女互相喜欢,又互相捉摸不透对方的心意,始终处于暧昧不明猜测之中时,府衙吏员登门送来了科试开考的消息。

科试订于六月十六日正式开考,只是考一天便交卷,而且当场由主考官阅卷定下等次,一、二、三等次的生员才有资格参加秋闱乡试。

这次科试的主考官仍然是山东学政林垠,按察副使陶潜作为监考官在旁协助,还是在贡院内举行考试。

孙山不知道院试时的内幕,自认为林垠不喜欢他的制艺文章,可让他改写林陶二人那种古板严恪的文章,孙山又极不喜欢那种调调。

孙山几经思忖考量之后,决定仍然延续他本来的行文习惯,管林陶二人喜不喜欢,坚持自我风格写作,才能突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