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殿试又出新花样(五)(2 / 2)

因为前十一名根本没有多么大的变化,到了他这位十二名时,才出了妖蛾子,硬生生被孙山挤下去了。

更加令他恼羞成怒的是,一直到殿试第二十名都没有他的名字,殿试第二十一名,也就是三甲第一名才是他,这让他更是懊恼万分。

其实过了二甲之后,不光宣旨官员念诵的速度加快,礼部官员和三甲进士们也在敷衍了事,都属于应付状态。

当然三甲进士中也有人高兴,也有人懊恼,就说董言和顾祥吧,名次从原来的二百多名一下子挤进一百五十名以内,也算是意外之喜。

虽说大家伙都是第三甲同进士出身,可向人初次见面,一报三甲名次时,分外显得有面子。

何况这还是首次的天子门生,比以往的任何一届进士分外有荣耀感。

之后的御街夸官虽十分热闹喜庆,可孙山却觉得如同嚼蜡,分外没有意思。

这里没有自己的一个亲人可以去炫耀显摆,也没有亲人们那发自内心的温暖问候。

大家都是纯粹的陌生人,有的只是阿谀奉承,有的只是彼此捧场互动,哪里有一丝真情实感在?

孙山只是按部就班的拱手与人互相道贺,麻木且机械的行走着,心中一丝欣喜也没有,只是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数日之后,李东阳以年老体衰不能胜任内阁首辅为由,主动向正德皇帝递上辞呈,请求辞职归乡怡养天年。

朱厚照这一次还是很给李东阳留脸面的,连续三辞三拒,挽留三次之后才答应下来。

期间性情愈老愈烈的谢迁出列劝谏正德皇帝收回颁发的旨意,被朱厚照婉拒之后,一怒之下谢侃侃也主动辞职归乡。

朱厚照也按照惯例三辞三拒之后,答应了谢迁的辞职请求。

李东阳和谢迁苦笑数声,摇了摇头携手黯然离去,至死二人也没有再动过重新出仕的念头。

性烈如火的谢迁还自嘲着:“弄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干什么?不过说起来,还算给咱俩留了些脸面,比对待焦芳老贼,强了不止一筹。”

朱厚照也许是感觉到自己做的太过份,害怕伤了群臣之心,在李谢二人离京时,亲自为二人送行。

还赏赐二人敕书、月粮、免岁役,赐予车马荣耀归乡。

并加封李东阳太子太傅之荣衔,加封谢迁为太子太师,另外各自荫封二人的一名儿子或孙子为正八品文散官。

让李东阳和谢迁极为体面的告老回乡,也算为二人体忠报国的最佳肯定。

山东布政使司治所济南府内,李镇这些日子也没有心思管理书店生意,一古脑的都交给聘请来的掌柜打理。

现在妹妹李艳是指望不上了,每天都是无端端的偷笑,和无端端的哀伤,有点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李镇知道自家妹妹的心事,便每天都来到府衙前闲逛,心中虽焦急不堪,却不敢主动向府衙差役打探京城春闱的消息。

说起来今年也邪门了,往年这时候春闱的喜报早已来到济南府衙,并有官吏大声向人宣读中了多少名额,今年怎么一直没有任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