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走马上任太平县(二)(2 / 2)

原来戏文中常常鄙夷为“指甲盖大小前程”的七品芝麻官,没想到在大明王朝时拥有如此大的权利,是名符其实的赫赫百里侯啊!

比后世县长的权力大了何止一筹啊,可以说是身兼县长、县高官、县教育局长、县公安局长、县检察长、县法院院长等数职于一身。

在一个县城境内,拥有绝对的职权,怪不得有句俗话叫做“灭门的县令”。

就凭借自己前世一个普通人的资质,能够做到一个敬职又清廉的明代县令吗?

这可是事关许多人的生死荣辱,一旦自己做出错误的判决,不光要承受大明朝廷的严厉责罚,还要一辈子忍受自己的良心谴责。

可现在事已至此,自己总不能还未上任便辞官不做吧?自己总要在明朝的各阶层煅练一番。

只要自己能够保持住本心,禀承廉洁奉公之心,不贪污受贿,勤勤恳恳的去处理公务

孙山绝对相信自己的能力,比起一般明朝官吏,还是要强上不止一筹吧?

孙山想到此处,又充满了信心和斗志,又拿起一本大明律法书籍,仔细且认真的阅读起来。

严寒已渐去,春色美景纷沓呈现,鸟语花香,百花绽放,正是一年一度太平县的县试再次来到之时。

太平县衙内,孙山与新聘请的幕僚师爷魏涛正在商议今年的县试分配情况。

魏涛用手点指着这些时日搜集来的资料,神情激动愤怒,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孙山禀告着今年参加县试的诡异情况。

“县令大人,今年也不知道为了何事?太平县四大豪门都增派了许多人手加入考县试的行列。之前他们每年只有两家派出优秀子弟参加科考,且人数每家不超过三人,即使这样每年县试,都让各任县令头疼不已。”

孙山也情不自禁的皱紧眉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恼羞成怒之色,这些人分明是想给自己来个下马威,看起来是不怀善意啊!

魏涛看到孙山恼火的模样,心中再也压抑不住怒气,恨恨的咒骂着太平县四大豪门。

“今年他们都派出优秀子弟参加县试,而且每家增加到六至八人,最可恶地是太平县势力最强大的马家,一下子派出了十二个子弟参加县试,他们到底是想干什么?分明是故意难为县令大人。”

魏涛是个寒窗苦读多年的童生,连续考了数次院试,都被婉拒于院试门外,无奈之下他才改行做起了辅佐官员的幕僚,俗称“师爷”。

没想到他做幕僚挺适合,数年间便名气大涨,成了极有名的刑名师爷和钱粮师爷。

这次孙山出仕山西太平县,是一个刚出道的雏鸟县令,对于处理县中事务几乎一抹黑,便花重酬聘请魏涛做了自己的幕僚。

孙山拿起魏涛制作出来的列表仔细观看,太平县马氏豪族竟然是当今廉王朱厚烨府中内务大太监马振的家族。

马振不仅有一身不俗的武功,还深受廉王殿下的重用,是其最信任最看重的内侍之一。

当今天子正德皇帝朱厚照已到三旬仍未有子嗣,而廉王朱厚烨是他的亲生弟弟,将来有可能延续兄终弟及的传统规则,荣登大宝统御大明天下。

也正因为此事廉王及其亲信下属才受到朝中众臣的分外看重,甚至有些大臣已早早投靠到廉王麾下,想将来成为潜龙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