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祸不单行(1 / 2)

 “整张画面,都是属于我们的土地,”赵楠喝了一口茶,指着画面继续道,“通往汴京的这条大路,水源充足,水陆两路通衢,我们不修别墅区,盖成各种工厂,用我们的驼队,经丝绸之路,把产品卖到全世界。”

听到这个大手笔,管家惊得合不拢嘴,这么大的规划,那得花多少钱,那得请多少人做工啊?

照此下去,不出两年,那朱仙镇岂不是比整个京城还大好几倍?

仿佛看出了管家的疑虑,赵楠道:“汴梁城长宽约七里,我们朱仙镇的长宽将达到约百里。”他看了看管家错愕的神色,微微一笑,“以后还会扩大一倍!”

管家顿时有种眩晕要跌倒的感觉,他赶忙伸手一把扶住案头,稳住身形。

管家心想,这也太吓人了,好家伙,好家伙!

等管家缓过神来,才想到了来找公子的目的。于是恭声道:“公子,那些高产农作物,堆满了各个大型仓房,你看是否能卖掉一些换成银子,腾出点地方,放水稻蜀黍等物资。”

“呃……”赵楠思索了一下说道:“南瓜留籽后,可以处理掉一些,土豆红薯玉米往贮存马蹄铁的库房多倒运一部分,留作它用。”

南瓜上市,有几家买回去舍得吃了,精巧的花纹,别致的造型,家家都当做玩具或者是摆件放到家里供人欣赏,毕竟物以稀为贵,可遇可求不是。

没几天,大雪纷飞,整个汴梁城银装素裹,进入了漫长的冬季。

朱仙镇周围的蔬菜大棚,全部都种上了各式菜蔬,一排排,一行行,绵延数里,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赵楠接连察看了几个蔬菜大棚,长势都非常喜人,尤其是辣椒,绿的娇嫩,红的欲滴,生机勃勃。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夏日,天花肆虐,冬日,暴雪又至。

没人能够想到,这场雪,飘飘洒洒竟然一个多月没有停歇,积雪盈尺,眼看没有一丝要晴开的希望,狂风暴雪又至,冰天雪地,风雪交加,下得家家都无米下锅,断了炊烟。

汴梁城,车马难行,行人稀少,罕见人迹。

皇帝在御书房内,看着各地发来的求救奏章,坐卧不安,手里拿着奏章看了一遍又一遍,踱来踱去,一时不知该从何入手。

入冬以来,各地已三次开仓赈济,粮仓的粮食已经见底,但还是远远不够。

数十天的大雪,老百姓的日子究竟能不能揭开锅?能不能坚持到开春?会不会冻死人?最重要的一点,无饭可吃的老百姓会不会暴动?……

一长串的问题,让皇帝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

一旁的王恩恭声提醒道:“官家,与其在宫里着急,还不如出去走走,说不定会有良策。”

皇帝一拍脑袋,就像忽然开了窍一样,“哎呀,你瞧瞧,朕真是忙糊涂了,很久都没腾出工夫下去体察民情,”他终于坐了下来,想了一下吩咐道,“王恩,不要声张,叫丞相陪着朕一起去就行,就到城外去看看。”

三个人,三匹马,艰难地行走在官道上,雪花飘飘,丝毫没有要停止的迹象。

冒着严寒,三人到了城外一个不大的村庄,叫刘家庄。老远就传来一户人家吵架,还夹杂着小姑娘哭喊的声音,皇帝止步看了王恩和赵普一眼,就快步走了进去。

家里的火炉烧得通红,锅里水花翻滚,一个小姑娘拉扯着女主人的腿不断的哭喊着:“娘,我饿,我饿!”

男女主人正在推来推去争夺半袋粮食,谁也不肯撒手,男主人要将米下锅,女主人死活不肯,一时争执不下。

赵普不解的问:“水烧的滚开,小姑娘嗷嗷待哺,等米下锅,小娘子为何不肯松手?”

女主人闻言,顿时泪如雨下,小声啜泣,只是死活不肯松手,也不说话。

赵普用疑惑的目光看向男主人,他的脸憋得通红,低着头,慢慢松开手,好久才说了一句话:“这是粮种!”

皇帝他们闻听,大吃一惊!

粮种太重要了,它是一个家庭的命脉,失去了粮种,就意味着来年颗粒无收,一年都没有饭吃。

寅吃卯粮的后果很严重,他们当然知道,今天饱餐一顿,明年将顿顿无饭可吃。

道理谁都明白,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不吃粮种,可能活不过明天,何况还有小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