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天上人间(2 / 2)

就这样,到了十月初一开业的日子。

汴河东大街,有一处三层高楼。为什么说三层还是高楼呢,因为每层都有5米高。而在一楼高三米的大门上写着《天上人间》的匾额。而在楼内全部都是包间,一楼5间包间,二楼和三楼8间包间。每间包间都是不同风格,不同的装潢。

因为这家酒楼名义上是沈家开的,每半年给皇家交那9成利就行,相当于沈家是皇家的白手套。所以开业邀请来的客人都是以沈家的名义邀请的。这里不仅有沈括的朋友,而且还有沈峰的客人。通过那场足球赛,沈峰在达官贵人的圈里,特别是那帮队员的家里也算是小有名气。

足球城的王老板和樊楼的周老板和一众汴梁各个大酒楼的老板算是邀请的客人中唯一一桌的“平民”了。这几位在汴梁城叱刹风云的商界代表在畏畏缩缩的进了大门后就快速的被服务员带到了一楼最靠里的包间。

王老板看着这富丽堂皇暴发户般的包间装潢,转头对樊楼周老板说道:“沈小郎君本事不小呀,你看看今天邀请的那些人,再看看从进门到这房间的装潢,这排面,你的樊楼可得小心喽。”

樊楼周老板摆弄着桌前各种新奇的餐具、陶瓷做的各种高脚杯以及茶具酒盅,不在意的道:“那你可太高看某了,也小看沈小郎君了。沈小郎君早就和在座的几位谈过了。这家酒馆走的是高端路线,只接受提前预定,不对外开放。所以根本不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般的酒楼竞争。而且,每个月都会公开一道菜谱提供给我们在座的这些人。你说这天上人间拿我们当对手吗?”

王老板感叹道:“沈小郎君好气魄。”

他可以说是最早和沈峰合作的商人了,却还是每每因沈峰的奇思妙想而感到震惊。

种师道和曹评还有折克行一些将门子弟也带着他们的家人受邀来到了酒楼,一进门就被大堂的宽阔气质所震撼。现在还没有哪个酒楼的大堂如此空旷而又感到雄伟。

“这几根大柱子和皇宫里的宫殿有一拼呀”曹佾拍拍柱子感叹道。

“爹爹,快走吧,沈峰的炒菜可好吃了。”曹评在前面催促道。

服务员把他们带进了三楼名曰“封狼居胥”的包间。

天上人间不仅有这一间武风浓厚的包间,还有“勒石燕然”、“饮马翰海”和“威震四海”三间包房。

这四间包房,每一间都有属于自己的武风。沈峰特意找了王诜和他的画友们根据这四个词来画四幅可以包围整个房间的壁画。

曹佾和种谔几人一进房间就完全被这里的环境震慑到了。那种被埋藏很久的武人基因被激发出来,看着这壁画,恨不得马上上阵杀敌。

当武将们还沉寂在荷尔蒙上涌的气氛中时,一边的文人们可以说是已经沉醉其中了。

沈括作为沈家家主,虽然在官位上屁都不是,但谁叫他是个力求上进的好官迷呢。为结交贵人,沈括亲自下场接待一帮文人。

这里有王雱的父亲王安石,司马康的父亲司马光等一众文臣大佬。沈括带着他们到了三楼名曰“厚德载物”的包间。

同样还有“卓尔不群”、“虚怀若谷”和“高风亮节”3个文峰浓厚的包间。同样也有属于他们的各色壁画。

王安石和一众文臣们一进门就听见了悠长的古筝声传来,配合着周围的环境,王安石还真是有一种天上人间的感觉。

三楼的八间包房就是这种文武风格的房间了。而二楼就是沈峰自己的私心作祟了。

有“民为邦本”、“实事求是”、“知行合一”、“万物自生”“众志成城”、“物之本源”、“数之规律”、“宇之浩瀚”八个包间。

沈峰想从这里开始,一点点的让更多的大宋人了解和认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让更多的大宋人拥有一个唯物主义的价值观和开阔的视野。

当然,要想影响到别人的思想,最快的还是从年轻人下手。所以,二楼基本上都是安排给了那些文臣武将的子弟们。包括王诜和他的文艺界的浪荡子们。

沈峰一一耐心的解释着这些挂在门前的词的用意,生怕他们理解错了。

哪只这帮二世祖们此时并不在意这些,他们只是来吃美食的。这让沈括好一顿尴尬。

就在酒楼里的客人们陶醉在这天上人间的梦幻享受时,酒楼大堂来了几位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