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过年(2 / 2)

………………

进入腊月以后,宋朝人便启动了春节过年模式,家家户户开始采购年货。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丰富,街市尽卖撒佛花、韭黄、生菜、兰芽、勃荷、胡桃、泽州饧,商户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彩缕花、春帖幡胜之类,为市甚盛,又有市爆仗、成架烟火之类。

你问沈峰为何会如此了解,那当然是因为好奇啦。这是沈峰第一次在大宋过年,所以今年他自告奋勇的扛起了沈家年货采办员的任务。他和二蛋还有杨大娘一直从腊月初一忙到腊月二十四。

在大宋腊月二十四是历法上的“交年节”,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小年。“交年节”代表着新旧岁交替,人们会在这一天焚钱纸,诵道佛经咒,以送故迎新。

当然,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当属祭灶,家家户户都会在灶台上摆放“灶王爷”神位和各种祭品,祈求年年衣食无忧。宋朝诗人范成大在他的作品《祭灶诗》中就写道:“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沈峰也是在这一天第一次以穿越者灵魂的身份祭拜了沈家祖先。

虽然沈峰是无神论者,但还是希望祖先能保佑沈家和保佑大宋吧。

对于沈峰这个穿越者来说,过年最重要的就是腊月三十这天也就是除夕了,宋朝人称之为“除夜”。无论高门大户还是普通百姓之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宋朝人所说的“桃符”就相当于我们现代人的春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新桃换旧符”就是指在除夕这天更换春联(桃符),辞旧迎新。

宋朝人的除夕夜非常热闹。吃过年夜饭后,“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小孩子们则忙着跑到街巷上放鞭炮,“爆竹鼓吹之声,喧阗彻夜”。

而今年沈家人的除夕夜有些不同。除夕夜的年夜饭全都是沈峰和杨大娘做的,而且都是新菜肴。又因为过完年一家人就要去扬州了,所以沈峰要求家里所有人,包括沈括所称的仆人都必须上桌,以感谢这两年对沈家的照顾,希望在沈家人不在的时候也能好好打理这汴梁的沈府。

一开始沈括还是挺不愿意的,但经过沈峰苦口婆心的劝解,摆事实讲道理,最终还是同意了。沈括也不想到时候回到汴梁,结果家里乱糟糟的。

在一晚的热闹与喧嚣结束后,沈峰回到小院看着这美丽的星空。最后还是忍不住在雪地上面朝东方跪拜了几下。

那边的爸妈过年好呀!

从正月初七以后,宋朝人的春节假期就结束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春节结束。因为对宋朝人来说,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而且元宵节还有前后五天的假期。

宋朝人非常重视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处处管弦。商户为了吸引顾客更是不惜工本,“诸坊巷、马行、诸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各出新奇……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宋朝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著名作品《青玉案·元夕》中生动地描绘了元宵之夜的盛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但对于沈家人来说,或者是对于沈峰来说,他要错过这个第一次感受大宋元宵节氛围的机会了。

按照朝廷规定,沈括需要在二月初一前到达扬州。因为沈括要带着一大家子一起赴任,所以路程要花上半个月左右。因此沈家过完年就要早早的打包行李,准备正月初八就要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