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你说你的,我干我的(2 / 2)

这真是一波激起千层浪,所有御史言官们都炸锅了。赵曙你这狗皇帝也太直白了吧,这才过去几天呀,你就这么明目张胆的的来针对我们。真是一点婉转的说法都没有,就差直接说,朕大宋官家就是要废了你们了。

其他少数中间派和执政派这边的核心外围官员也搞不清楚这是什么情况。这是让我们不要有那些弯弯绕,直接明了的去抨击,去打击反对派吗?明示以后反对派们都是没有政治前途的,都是要控制在官家手里的?

还没等两制以上官员开展讨论呢,御史言官的扎子如雪片般落到了政事堂和赵曙面前。里面全是反对赵曙要整改台谏部门和弹劾政事堂相公的奏折。

他们先是表明态度,认为朝廷今没有改革台谏的必要。如今的御史言官和对应的各项制度已经足以使朝廷的正常有效的运行。而官家刚刚即位就想对台谏制度进行改革,完全是因为还对朝廷的运行还不熟悉,认为我大宋的三冗问题的首要是台谏问题。这是荒谬的,是无知的。

其次,他们认为这这样荒谬的想法一定不是官家的主意。这一定是政事堂为首的执政派们蛊惑官家的结果,官家一定要檫亮眼睛明辨忠奸。自前朝设御史台以来,言官制度一直是一个稳定朝廷的必要条件。唐太宗李世民曾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可见言官对于一个明君和朝廷的重要性。执政派们想要蛊惑官家限制言官,独掌朝廷权力,大宋危亡之际就在于此了。

最后,他们还从各朝各代,古书典籍和祖宗之法中找到各种理论与实践的事例。用来证明强大的帝国只有广开言路一种选择,任何对言官的打压都是对帝国的伤害。

“你们看看吧,这里不是骂我的就是骂你们的。当然,主要还是骂你们的,我只是被蛊惑的。哈哈哈。”赵曙笑着把几份奏折递给政事堂的相公们。

三位相公看着还能笑容满面的官家,顿时松了口气。这几天仨老头天天轮流给赵曙打气。他们真是怕这个脆弱的官家,顶不住压力把他们卖了。

“官家,他们这种表态是可以预见的。他们当然希望如先帝在位时期那样,一切都不要变。但这已经由不得他们了,自官家发起讨论开始就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怎么改的问题。”富弼向赵曙分析道。

韩琦跟着说道:“是的,官家。现在我们不必理会这些人的动作,他们是不是忘记了谁是执政一方。哈哈哈。”

“他们不会联合中低级官员来向朕逼宫吧?”赵曙还是担心道。

“这个是有可能的,但这也让我们有几乎杀一儆百了。官家难道忘了我们还有后招的嘛。”曾公亮回答道。

“嗯。那就按计划执行。”

反对派们一连几日的递扎子,并没有起什么波澜。反而是反应过来的中间派和执政派们的小弟们开始踊跃讨论了起来。这让反对派们感觉到了羞辱。我们递的扎子你们完全无视,一面倒的在那自顾自的讨论怎么改革我们的问题。真是太不要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