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土丘(2 / 2)

“蒯祥的技术高超到什么地步呢,你们都知道,中国建筑虽然也出画稿跟草图,但是最重要的方法还是在施工之前先建造一个缩小n倍比例后的模型吧?蒯大师做的模型放大后,可以精确到分毫,而且中国古代建筑全是咬合式的,就是没有一根钉子,不用任何胶粘的‘榫卯’法。凸就是榫,凹就是卯,运用了一种纯结构性的固定方法。这种嵌锁式的固定法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把所有的零件变成一个整体,无论是热涨还是冷缩的时候,全部同步进行,不会出现任何结构式的变形跟缝隙,这可是钉子跟胶水没法做到的,因为钉子虽然把两件东西强迫的钉在一起,可钉子永远没办法变成结构中的天然分子,也就是,从一块铁变成木头,这也就是咱们中国古人的道法天然的思维角度之一,讲究的不是强硬克制,而是融为一体。”</p>

小玲是明白的,但是王敏却还是没办法彻底的了解。</p>

雷杰斯打开一张图片指着解释说:“孩子玩的智高乐游戏都见过吧,其实那个就是相当于简化版的榫卯法。”</p>

雷杰斯继续道:“所以,为什么说蒯祥是大师呢,就是因为榫卯法需要的是一种高度的空间构造想象能力,他思考的时候,必须先有整体,然后把整体的连接点内部给分解成嵌锁,可是,在制作的时候,将整体思变成逆向思维。单独制作每一个小零件,桌子腿桌子面散成一片,可它就是拼凑起来还是完整的。”</p>

“可你们想一想,制作桌子简单,如果把桌子变成一整座皇宫呢?就需要先想象出整座皇宫的样子,还有整座皇宫的细节内在结构的镶嵌变化,再把这座皇宫分解成一地零碎的木块还要保证可以再完整拼合起来。那得是多强悍的大脑工作啊!要说,咱们中国自古以来就在基因里镶嵌了高级工程师的基因,一点都不是自夸。”</p>

王敏听得有些呆了,从前也去过故宫,当时就只注意到宫殿的宏伟建筑,却从没思考过,故宫被打碎成一地碎片时的样子。现在想来,的确不可思议。</p>

“这种结构在地震的时候,摇晃的再强烈也不会倒,还能利用在内部的嵌锁相互拉扯的力量恢复原状。”</p>

这就是自然力的作用的最好的体现了。</p>

雷杰斯喝了一口水,“蒯祥就是当时,能把这种结构运用的最精准熟练的人,是公认的活鲁班。永乐皇帝对他的新人跟器重,就像我祖上被皇室器重一样,算是一员爱将了,而且愿意提供一切资源,任凭他来发挥他的天分。这幅画,就是那场永乐皇帝带着爱将视察‘战场’时的地形图。其实这幅画上,大部分展现的,还是元大都时期,元朝皇室里下来的遗迹。”</p>

雷杰斯缩小画面,可以看清楚整个中轴线。</p>

“这里,是元代建筑大明宫、隆福宫、兴圣宫……”他用鼠标在几个点上挪动,终于又停在一个点上:“这里,是后宫。”</p>

说到后宫,王敏跟小玲都会下意识多看两眼,这里就是元代的是非之地?</p>

“这里是后宫?”小玲问:“这个位置,不是景山么?”</p>

“恩,你可以想象下,把景山给缩小缩小缩小,让如今的景山变成一个小型的土丘。然后在土丘之前,则是一大片的后宫,也就是延春宫。当时,景山不叫景山,它还只被叫做青丘。”</p>

“景山还不叫景山?那么如今的景山,又是怎么变出来的?”</p>

小玲略微惊道:“它会自己从一个小土丘,突然变成一座小山不成?”</p>

雷杰斯说:“这个,你应该能想到,不少的战国古墓,都是从一个小土丘,变成一个小山头的道理吧?”</p>

“那是因为战国的王族喜欢聚集墓葬,从单个的贵族墓发展成墓葬群后,小土丘就变成小山头了。”</p>

等小玲自己解释完,她就恍然大悟了,难道说,难道说:“景山下面,难道埋着元代宫殿延春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