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2 / 2)

汉末卫公子 夏门 3371 字 2019-09-17

不提蔡邕在此密谋,如今河东整军已经渐复气象,蒲州屯兵两万,以赵云为明镇守,后方蒲阪又有黄忠徐晃领兵三万暗中集合。

卫宁假整顿兵马,来回抽调并州,河内,河东三地防务,使人看不清楚虚实。实则还在源源不断向蒲阪增兵,而汾河入黄河之口边上,有解凉更是不停修造乘船,只待卫宁军令一下,便可顺流而下,运载兵员渡过黄河,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冯翊。

现在的雍州可不是董卓在时候的雍州了,李催郭汜争夺长安大权,几乎手中精锐皆留在长安,冯翊虽是边疆重郡,可河东前受大劫,又有袁绍威逼,李催自以为卫宁无暇西顾,自然也就放松了对冯翊地防务,只以麾下一亲信裨将领了几千孱弱新兵坐镇。

卫宁毫不怀疑,只要能够抢渡黄河,大军所过,平定整个冯翊不过旦夕之间。只是要打突袭战,必然要让李郭猝不及防,先取冯翊,再西夺高陵,南过渭水取得渭南,两大咽喉在手,长安便是剥开衣物一片赤裸,便历历在目!

何况卫宁并不知道长安还会不会发生他记忆中的变故,李催劫持献帝,郭汜俘虏百官的可笑局面。若发生则对卫宁来说,无疑更好,若不发生,便要担忧会不会使李催暴起歹心,撞个鱼死网破。

所以虽然如今袁绍态度已经明朗,而刘备在经过卫宁协助扶持,已经渐渐有了气色。南面兖州曹操新得粮秣,已经缓过气来,与吕布依旧牢牢对峙。

河东四面,已经暂时没了威胁。郭嘉前几日便觉得如今局势已成,进言使卫宁发兵雍州。

可卫宁还是压住了郭嘉的建议,他在等,等雍州出现乱局。

但越是等下去,雍州依旧没有见内乱迹象,反而张济放弃咸阳东归长安,使得卫宁觉得在韩遂与马腾的威胁下,李催郭汜反而会同仇敌忾。

正在卫宁觉得自己的判断有误,而渐渐开始犹豫发兵与否的同时,蔡邕派遣的心腹终于夹带献帝血书密诏姗姗来迟。

而正是这道密诏,却使得整个河东文武纷纷热血沸腾起来。

天子蒙尘,救驾之功何其大?救驾之名何其显?这个年头,汉室皇威虽然越发衰败,但毕竟还是正统之名,如今能得汉帝亲诏,以为正名,便是为河东蒙上一层金帛。

群臣包括郭嘉纷纷以为,现在已经是出兵雍州的绝佳时机。卫宁却偏偏有些哭笑不得。

按照他的记忆来说,汉帝密诏地应该是曹操才对,而就算密诏了曹操进发长安,也是先定计内讧了李催郭汜,他不看重这份血书,却偏偏来了,他等待的李催郭汜内乱,却迟迟未曾发生。

“如今天子密诏在此,师出有名,而救驾天子之威,全军同仇敌忾,正当势如破竹!还请卫侯兵发长安!”

“卫侯当首倡义兵,奉天子以服众望,此乃不世之略!倘若迟之,必被他人而先为之!”

“如今已渐进秋收,袁绍虎视眈眈,倘若冀北粮草充盈,南下来取邺城,我河东岂不是错失良机!?”

最后一句话显然便是一下子敲打在了卫宁的要害之处。

卫宁一咬牙齿,终于下定决心正式用兵雍州。当即召集群臣武将,调拨兵马。

首先便是调动河内徐荣西进,接替赵云为主将,后者副之,统兵三万兵出蒲州。又调黄忠去解凉,徐晃副之,提兵三万。两军齐出,严令其务必以最快速度夺取冯翊。

又领赵阳依旧严备壶关以防袁绍见势偷袭,以吕虔,张杨接替河内防备,随时做好准备增援邺城。而后自领了郭嘉,陈宫,刘晔,典韦,张燕等人起中军两万,随后兵指西方。

雍州攻略,再一次展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