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满门伏诛(2 / 2)

汉末卫公子 夏门 3677 字 2019-09-17

或许他还能不担心自己的安危,但比较起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两位妻子,自己的爱女侄子,以及卫氏残存不多的族人,任何一个受到伤害,都不是卫宁可以接受得了得。

卫宁已经放出了危险的信号,任何一个胆敢做出不轨行为的家伙,都将会受到他的铁血报复!

而黄琬,董承等人,连带着皇帝的脸面和尊严,便将会是卫宁强横起来第一步宣告的祭品!

杀!包括主犯在内,整整四百多口,不容饶恕,不容同情,在卫宁刻意挑动沸沸扬扬的民间舆论压力,甚至在他暗示下,不少士族也各自奔走呼唤呐喊,当然,这些肯卖力助威的家伙,毫无例外的,都是被卫宁明言宽恕的人群,他们毕竟涉案不深,甚至也有不少人并不知情,卫宁无意赶尽杀绝,四个月的敲打煎熬,已经足够磨砺掉这些人的棱角。

四百多口涉案者的命运,便已经定下了。

四月,四百多人,在谐音下,或许真是一个流血的日子。

从感觉到卫宁的强势开始,小皇帝的挣扎便显得苍白无力,黄琬董承的宣罪诏命,有心反抗抵触,但却没有办法忤逆。

当一张张皇榜昭告四方的时候,四百多口人,蓬头垢面的游街示众,被带到了午门之下,这里将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黄琬,董承等人或许从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他们自以为自己做的是天下间最正义的事情,应该是名留青史流芳千古的美谈,但当他们乘坐的囚车游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却看到一个个安邑的百姓眼睛中皆是快意,蔑视,愤恨,厌恶……

他们很想笑,很想破口大骂,很想再高歌一曲聊表壮志豪情,但沿街走过,一块块的石头只能将他们丢得头破血流……

这仿佛是典型的奸佞被处死的场面,黄琬董承等人自以为自己是忠诚,但在他人的眼中,他们才是祸害苍生的魁首。

卫宁并没有亲自去刑场,既然已经是一个胜利者了,也并不需要再如此趾高气昂,事实上,四百多口人命,也实在是太过血腥。毕竟他的一句话,便可以左右他们的生死,却还是毫不留情的选择了斩草除根。这种感觉,终究不是太美妙。

卫宁感觉到时间的流逝,估摸着大概已经是行刑的时候了,自嘲的笑了笑,却不知道会有多久,冷血屠夫的美名便会贴在他的额头上。

事实上,也并没有过多久,便有人来卫府回禀了他已经将黄琬,董承等主犯连带家眷全部斩首的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那回禀的人脸上多了几分古怪和愤怒的味道。

卫宁有些好奇,等来人回复说明,卫宁倒有些不知所措了。

在黄琬和董承不处死前,赫然还有自诩忠良之士的家伙斗胆冲撞刑场,最让人觉得恼怒的是,还有一个狂放不羁的家伙,竟是当街裸身醉酒,做诗暗讽卫宁。

要说起那个在刑场上醉酒裸奔,讽刺卫宁的家伙,名号一提出来,便足够让卫宁头疼不已,正是这样一个狂人,在三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

祢衡这样一个家伙,或有人说他因为天下大乱而心灰意冷,用超脱俗事的大胆行为宣示自己的不满,也或有人说他自恃才高,病态的自恋因为不甘人下而借故哗众取宠。

卫宁对祢衡没有兴趣,事实上,这样一个家伙的事迹在任何一个时代,估计都无法有一个美妙的前程。要翻找一下记忆中,祢衡讽刺曹营上下的话来,却也真是足够让任何一个人怒火乱窜,卫宁有些时候觉得,他自求死,曹操不杀他反倒是宽宏大量了……

但偏偏,就着这样一个家伙出现在了安邑,却足够让卫宁很头痛。指不定什么时候,他将会跑到他卫府来裸奔一次……

前来卫府禀报的人,只道将祢衡收押入狱,但显然,有不士子却对这样一个变态的家伙很是崇拜,对于京军的强势很是不满。而据说,作为祢衡的忘年之交孔融也已经收到消息,正心急火燎的往他这里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