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清醒过来(2 / 2)

晋延的双眼冷厉地瞄了一眼妙德大师,然后默默走出卧室,在门口略微停顿了一下步伐,看到桃玉,眼神若有所思。</p>

四个丫鬟面对着威严的皇帝,心跳如擂鼓,桔霞三人纯是害怕,头越埋越低,脸色苍白,纷纷在心里回想她们没做什么惹怒皇上的事情吧?每日照顾姑娘从不假他人之手,分外认真和恭敬。桃玉脸色惨白,内心深处却不知不觉升腾起一股雀跃,看来娘说的不是没有道理。</p>

德亲王妃自然看到皇上的行为了,她倒是不认为皇上会看上外孙女身边的一个丫鬟,只不过皇上额外多看了一眼的人,肯定有什么不对劲,看来她要和女儿提一提。</p>

那个丫鬟她没记错的话,是叫桃玉,长得倒是非常秀美,比另外三个丫头多了一分风情。</p>

然后晋延才一言不发地回了皇宫,略微在御书房坐了一会,就吩咐吴全安去办一件事情。</p>

静宜郡主从母亲那里得知皇上额外多看了一眼女儿身边的丫鬟,头一个想法就是在想皇上是不是看上那个丫鬟了?但是理智回归,略微一分析,就觉得不是,以这几年皇上的作为,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就是那个丫鬟有问题喽?</p>

嗷嗷,皇上貌似无论你怎么做,你的行为都在遭受所有人怀疑。</p>

林清妍昏睡不醒,外面虽然都在传播传言,但是谁也不知道具体情况,穆国公府并没有招待任何人来探病,就连林雪都没有允许她回娘家来探望侄女。</p>

一连二十多天过去,未来皇后依旧没有清醒过来的迹象,穆国公府受到的关注就越来越多。</p>

许多人卯足了劲在家暗地里培养女儿,势必要把自家女儿培养成古今最出色的女子,以期在不久之后皇上选后的时候,一举夺得皇后的fèng冠。</p>

某些小官员家也是如此在做,他们暗地里聚在一起分析了皇上的行事作风和性格,认为皇上不一定会看上一二品大员家的姑娘,没准就喜欢他们小官员家小家碧玉,而且从外戚角度分析,他们这些小官员完全不会成为有威胁的外戚......这样一想,小官员们浑身筋骨都舒了,花大价钱培养女儿事在必行。</p>

转眼又是几日过去,朝堂上皇上的威势越发深重了。</p>

唯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就是明城和蛮族的战争又一次胜利了,蛮族死伤无数。</p>

林清舫跟着飞鹰队的人一起深入草原深处,到处挑拨离间草原王庭几位王子的关系,让蛮族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某些老臣看得清楚,纷纷让蛮王向中原求和。</p>

按照以往的惯例,中原人一向标榜与和为贵,这次只要他们求和,忏悔悔过,中原的皇帝还会为了和平和名声赐给他们许多粮食,这样他们蛮族就不怕渡不过接下来寒冷的冬天了。</p>

当然蛮族很快就会知道,他们是在妄想。</p>

蛮王听了大臣的建议,考虑到己方的损失,以及他们粮食并不多,冬天就要来临了,于是蛮王很快就妥协了,派了使者递了求和书。</p>

林清河和镇北将军卫纪中直接把求和书打回去了,让使者明确告诉蛮王,大夏不接受求和,只接受投降</p>

事实上在开战之前,皇上就已经给他们颁布了密旨,不允许求和,只接受投降,则投降条件还得按照大夏的条件来。</p>

而且还得把蛮王赶下王座,就冲着蛮王敢和大夏官员勾结,皇上也不会放过他</p>

林清河一听这事还和自己妹妹昏迷有关,那更是坚定地跟着皇上的旨意走了。而且他和林清舫以及飞鹰队的人已经事先挑选好下一任接任蛮王王位的人选了,就是蛮王最没有存在感且有着大夏汉人血统的九王子。</p>

九王子就是一颗苦情的小白菜,他母亲是一个落入蛮族的汉人女奴,因为长得漂亮,被蛮王收纳入怀,不过别以为成为蛮王的女人,她就可以享福了,事实上除了怀孕那几个月,她相对吃得饱穿得暖,之后的日子一样过得苦,只是蛮人看在她为蛮族诞下了一个子嗣,不会让她们母子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饿死冻死。</p>

九王子也才十岁而已,不过在他母亲的教导下,倒是懂得藏拙。而且因为母亲为汉人的关系,落入蛮族的汉人奴隶对她们母子多有照顾,这样她们母子才在这些汉人奴隶的通风报信下,多次遭遇危险而平安地活了下来,所以九王子并不仇视汉人。</p>

卫纪中卫将军那肯定是以皇上的旨意为准,事实上卫将军与蛮族交锋这么多年,早就不喜蛮族,他更喜欢把蛮族打的毫无回击之力,这样他好回京颐养天年。他的母亲去世,他都来不及奔丧,父亲年事已高,他希望剩余的时间可以在父亲身边尽尽孝心。</p>

蛮族一向比较暴躁,一听大夏竟然驳回了求和书,蛮王任谁劝说都不听,决定亲征,势必要和大夏决一死战。</p>

于是明城和蛮族第三波战争又开始了,打的如火如荼。</p>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睡在床榻上的林清妍缓慢地睁开了眼睛。</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