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无所不缺(1 / 2)

四海惊涛 伟婉 0 字 2022-10-08

 23、无所不缺

黄玉郎的脱颖而出,让林统腾出了手。他先是派人前往罗盘岛,取回了金银。又令董四虎去长乐提回战舰,并订购两艘平底。

随后的一通人员调整中,张朋、王二忙、杨航、王海、董四虎五人成功上位,成为海狼战舰的舵把子。战兵、水手的训练,随之提上日程。

与此同时,黄玉郎的经营已初显成效,各式工匠集中整合,组成九百八十人砌墙队,六百二十人的封顶队,二十多人的铁作坊,二百二十多人的木作坊,还有上万人的辅工队……

高度调配,细致分工,带来的高效。让最顶层的千户农庄,短短的两天,就挖成两百多户的地基。要知道单排六十户人家,就有深二尺,宽二尺半,长三十丈的长沟十八条,长三丈的短沟六十六条。

砌墙队也是不慢,在余二狗的带领下,数千辅工几乎没停止过物资运送。一天功夫,后排的六十户人家,屋框已成。封顶队正着手上梁的工作。第三排的山墙,也砌成大半。正在一个个的镶装窗框,估计黄昏前后也能起工。

木作的庄线斗,再不也担心没活。第一批的六十合大门,三百扇高五尺宽三尺的,对开大窗,已经够他们忙上几天。他看着快见底的木料,他又有了新的忧心。祈盼着运货的船队不要耽搁,保障木头供的上趟,不挣些银子好给儿子讨房媳妇。

封顶队的卢魁,有他一样担心。扎草把的芦苇已是不多,瓦片仅够一排。若是真正开始上瓦,一天的功夫就得见底。想到这里,他冲着扎笆的汉子大喊:“柱子,柱子,把地上的芦草拾起来。都够条芦笆了,也不看看?”

那汉子迟疑片刻,终归动起了手。嘴里却不满的嘀咕着“怎么有你,这么个较真的爹。几根芦草,都成了大事。”

旁边的中年听后,转身弯下了腰。边帮他拾掇,边小声的劝解“柱子,別怪你爹,芦草供应不足,他只能看的紧些。必定成一把,就是一枚铜钱。咱们几十户的安家银子,可都在这儿了。”

与此同时,王大锤叮叮当当的狠劲敲打着手里的梁钉(疤勾)。仿佛要把心里的怨气,全发到它们的身上。从寅时起,木作那边就没断过催促,好像谁克意不给他们。

其实做不出东西,最急的还是王大锤。可就这二十八个铁匠,即顾铲子,又顾瓦刀,大斧、凿子、攢子、刨子……还都等在那儿。活都赶到了一起,就算长出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都是那头黄鼠郎,打从要人起,吓的一天没敢上门。

黄玉郎激灵灵的打了个喷嚏。这是谁在叨咕自己,定是拿那绰号玩笑。想想绰号黄玉郎就心里有火。也不知公子哪找来,清风这么个奇葩。从捕鱼队扩编时,他嘴贱一开。自己就多了个绰号,短短几天就传的,人尽皆知家喻户晓。搞得別人一笑,自己就有些心虚。

虽说自己报复成功,也给他起了个,大毒舌的绰号。可是同为的知名人氏,待遇却有差别。他是人见人躲,自己却人见人笑。

黄玉郎正生着闷气,却顶头遇上清风。他头一扭,道了声晦气。推门拱进林统的书房,掏出一个帐本和林统汇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