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借刀杀人(1 / 2)

 很快。

民间便风一般,像瘟疫传出来些许流言。

说什么这新登基的皇帝。

一天到晚不上朝。也不爱读书,不认识字。

从早到晚有事没事,就窝在产业园里折腾木工活。

刚开始还只是折腾木工活。

慢慢的,甚至还下令工部提供大量的木匠铁匠。

在产业园里折腾起一些铁器和零件。

甚至传言还说要搞什么方便面和水泥。

也不知道要搞些什么。

这当皇帝的没当皇帝的样子,文武大臣自然也开始懈怠起来。

……然而这还不是让百姓们更津津乐道的事情。

老百姓们总是很八卦的。

他们对另一件事情更加关心。

那就是皇帝封自己的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

并且允许她的仪仗排场,等同于皇太后。

百官见了她,必须得恭恭敬敬行礼。

而且将她的儿子侯国兴,封为了锦衣卫千户。

一时间。

客氏便不由得有些飘飘然。

毕竟这么多年,在风云诡谲的皇宫之中。

当年郑贵妃想害死光宗和他的儿子朱由校。

多亏了乳母客氏加以保护。

而皇帝也非常感念这份恩情。

不知不觉中,客氏便俨然以皇太后身份自居。

出入宫廷之时。

但凡有哪个不开眼的宫女,甚至是嫔妃敢对她有不敬。

便会遭到斥骂和殴打。

时间久而久之。

后宫之中再也没人敢在她面前,有什么不恭敬。

这样的流言越传越广。

甚至有大臣和百姓放出传言:

说是这位新君大婚,娶了皇后张嫣。,可却连皇后也得受奉圣夫人的管控。

御史毕佐周、刘兰请遣客氏出外,大学士刘一燝也跟着附议。

但这位年轻的木匠皇帝恋恋不忍客氏离去,曰:

“皇后幼,赖媪保护,俟皇祖大葬议之。”(

天启皇帝,十六岁登基,皇后年纪更小)

这样一来。

魏忠贤和客氏深受皇帝信任,后宫中无人敢违背他们的意志。

按明代宫中惯例,宫内、女婢、乳母等应该住在西二所。

但客氏却被破例允许住在咸安宫。

每天早晨都到乾清宫照顾皇帝起居饮食,还以她的名义进“家膳”,叫做“老太家膳”。

甚至有百姓说:皇帝对宫中御膳房的蒸龙烹凤瞧不上眼,独独喜欢客氏做的家常饭菜。

并“特旨”允许客氏可随时出宫回私邸。

此时的她尽享荣华富贵,应有尽有,为所欲为。

客氏在宫中,每日皆浓妆艳抹,来往乘小轿,俨然像个皇太后一般。

每次出宫回宅,随行护卫达数百人,宫中内侍要跪叩迎送。

出宫后,换乘八抬大轿,街上还要戒严禁行。

回宫时,更俨然诰命夫人,前有八名太监,掌了大红纱灯引导,远远望去,和御驾一样。

仪仗之后,便是明晃晃地一列排的荷兰晶灯。

当时荷兰已与明朝结交,献晶灯百盏。

据说客氏还被皇帝专门赐予宫灯二十盏,备夜来进出宫闱之需。

把那条铺着黄缎的御道,照耀得如同白昼。最后便是灯晶彩羽,流苏玉坠的一辆高毂绣帘的凤辇,辇上端坐着客氏。

真是仪从煊赫,仆侍如云了。

那些朝中的大小臣工、王公臣卿,大半是客氏的党羽。

他们每天入朝,在朝房里望见远远的灯光灿烂,如皓月流星,就知道奉圣夫人客氏来了,于是大家在御道上等候。

距离客氏的车辆,约有十来步远近,众人早已齐齐地跪列下来。

有叫太夫人的,有称圣母娘娘的,有唤圣太太的,有三呼千岁夫人的,又有叫姐姐圣夫人的,也有叫干娘的,还有唤义母的。

口里这样呼着,身体都和狗般俯伏着,比迎接圣驾还要齐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