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袁氏家族(1 / 2)

 为大明效死的蓟辽总督袁崇焕,竟然遭到了明朝皇帝朱由校的迫害,临死前仰天长叹。

朝廷对忠臣如此迫害,又拿什么去抵挡后金八旗的皇太极大军大举进攻。

袁崇焕的妻儿子女,尽数被满洲鞑虏杀戮,唯独他这个忠烈之家却留在世上,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袁崇焕死后,袁氏全族皆殉葬,唯独他一个人活下来。

他孤身在京城里生活,无依无靠,不敢回乡祭祖,更加不敢回故里探望父老。因为他怕满清鞑虏找到他,再将他斩首示众。

袁崇焕自己的性命不值钱,但是袁氏族人全都因他而亡,他岂能苟且偷生?所以,他想方设法逃离了京城,逃往了南直隶,隐姓埋名躲藏起来。

可惜他运气太差,刚刚出了北京城没多远,就遇见了一伙劫匪,袁崇焕被那群劫匪团团围住,根本逃不掉,眼看着就要被杀头。

千钧一发之际,有一人突然出现救下了他,并给他吃了一种药丸,让他恢复原貌。

袁崇焕不认得他是谁,但是他相信对方一定是好心人,他对对方十分感激,也十分感谢。

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遇见好心人,还会遇见救命恩人。

他对好心人千恩万谢,好心人却告诉他,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身份,以免引火烧身。

袁崇焕当时已经年近半百,好心人说的话他听不懂,他只是点头表示同意。

好心人给他吃的那颗药丸,乃是用特制药水调配出的药丸,能够让人失忆。

虽然失忆很麻烦,但是袁崇焕还是照做了。

他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自己是满清大将军袁崇焕,甚至忘记了自己叫袁崇焕,更忘记了自己还有家人。

他一无所有,只剩下一副残躯。

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生存下去,最终决定去投奔一个人。

一个曾经救他于水深火热之中,现在却已经变成仇敌的人。

他找了许久,才找到那人。

那是一位三旬男子,看起来很普通,穿着布衣,手持锄头,看起来和寻常人没有什么区别。

他叫周文,一位江湖游侠,平时在外游历。

这次袁崇焕遇难,他听说消息赶紧返回京城,想要把人带走,可是当他赶到京城之后,才发现事情比他想象中更加严重。

那个人,竟然是满清大将军袁崇焕,他竟然是大明的皇帝。

周文当时非常震惊,他没想到袁崇焕竟然还活着,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袁崇焕也很吃惊,他没想到自己的家人已经死绝,现在竟然还遇到一个自称周文的好人。

但是袁崇焕也很快接受了现实,毕竟他在大明皇宫里呆了几十年,他知道大明皇室的规矩,不能随便透露任何秘密,更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袁崇焕不愿再拖累周文,于是决定离开。

可是他却被袁家村的人抓住了,袁家村是大明境内的一处村落,因为有人在村口建了祠堂,所以被人叫做袁家村。

袁崇焕是袁家村的大爷,袁家村的祖宗,袁家村的所有人都对袁崇焕十分敬畏。

可是袁崇焕不愿意继续留在村子里,他想要去外面闯荡一番,所以打算跟着周文离开,离开这个让他痛苦的地方。

可是周文并没有答应,袁崇焕被袁家村的人强行送走。

离开袁家村之后,袁崇焕一路上流浪漂泊。他想过要改头换面混入明国的官府里谋生,但是却被袁家村的人阻止。

后来,他来到了杭州城。

杭州城是京城的外围城镇,繁华富庶,而且城防森严,袁崇焕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后来,他来到了锦衣卫的衙门,找到了刘守仁。

刘守仁是锦衣卫指挥使司的指挥使,是锦衣卫最高级别的官员。

袁崇焕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只要拜托刘守仁,肯定能在锦衣卫里谋得一份前途。

于是,袁崇焕拜访刘守仁。

刘守仁对他十分欣赏,也十分器重,因此袁崇焕的拜访顺利达成。

袁崇焕拜师学艺,从刘守仁麾下的兵马统领开始学习。

刘守仁是个十分有本事的指挥使,教袁崇焕读书写字,教袁崇焕武功,也教袁崇焕谋略、政治,还亲自担任指挥佥事。

在他的帮助之下,袁崇焕一步一步爬上了指挥佥事的职位,并逐渐成熟起来。

袁崇焕的成熟,是在他被关押的几十年里,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大牢里看望一次他的亲人,他的亲人得到了安慰,也得到了提升。

在他成熟之后,他又开始了另外一种生活,一种与锦衣卫官员相互扶持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袁崇焕对刘守仁充满了感激,对他忠心耿耿,一直服务于刘守仁左右。

直到有一天,刘守仁病倒了。

刘守仁得了重病,他的病情十分严重,已经病入膏肓,必须要立刻进行手术。

但是刘守仁拒绝了进行手术。

刘守仁的理由很简单,他不舍得自己的儿孙,舍不得自己这些忠心耿耿的部下们,他希望自己死之前,能看到他的孩子,他的儿孙们都能够平安无恙的生活下去。

刘守仁的这个请求,被袁崇焕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于是,袁崇焕带着刘守仁的儿子刘承业来到大理寺,向大理寺的狱卒们求情。

在刘承业的劝说下,狱卒们终于答应让刘守仁见自己的孩子。

刘承业带着刘守仁,来到了刑房。

当看到躺在刑架上,奄奄一息的母亲,刘承业悲痛欲绝,跪在地上痛哭。

看到孩子哭泣,刘守仁心如刀绞,可是他却无法动弹。

刘守仁想要开口安慰刘承业,但是嘴巴却张开不了,只能无奈的闭上双眼。

他心中充满了愧疚,愧对他的儿子。

如果当初,他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儿子,也许现在他们早已经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他却没有办法拯救自己的儿子。

看到袁崇焕来了,狱卒们立刻把牢房打开,刘承业冲到了刘守仁的身边:“父亲!“

刘承业扑通一声跪倒在袁崇焕的身边,泪流满面。

他没有怪责袁崇焕,他心疼袁崇焕这几十年过得如此凄凉,而且还遭受那么多痛苦,所以他心甘情愿让袁崇焕带他去找他的母亲。

袁崇焕把刘承业抱起来,轻轻抚摸着刘承业的脸颊:“承业,你要乖啊,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你娘,等她痊愈之后,我们一家三口,就能过上平静快乐的生活了。“

刘承业点点头,泪流满面的说道:“我知道,我一定会好好孝敬父亲母亲的。“

说完,刘承业转身,对身旁的狱卒说:“还不放下我爹?“

“小少爷,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办?“狱卒为难的说道,“您也知道,咱们大理寺的大门紧锁,外人根本进不来,除非有令牌......“

“你们不要欺负小少爷,他是大理寺的公子!“袁崇焕厉声呵斥。

狱卒吓得连忙说道:“是是是,小的这就放下您,还望小少爷赎罪!“

狱卒连忙放下刘守仁,跪在地上请罪。

刘守仁摇摇头:“罢了罢了!“

他转过头,看着刘承业:“你去吧!“

刘承业擦了擦眼泪,点点头,然后对身旁的狱卒说道:“你们还愣着干嘛?还不带小少爷下去?!“

“是,小少爷!“

刘守仁的孩子们连忙搀扶着刘承业走出了大理寺,离开了大理寺。

狱卒们看到刘承业走远了,这才站起来,朝着刑房外走去。

这时候,一名女子出现在狱卒们面前,拦住了这些人。

她正是袁崇焕的夫人。

狱卒们认识袁崇焕的夫人,他们恭恭敬敬的说道:“大夫人,我们是奉命看守大人的,您这样闯进来,实在是太不合适了!“

袁崇焕的夫人冷哼一声,说道:“你们是在害怕我吗?“

狱卒们连忙说道:“大夫人,您误会了,我们并不是害怕您,我们是怕耽搁了您的事情。“

“哼!“袁崇焕的夫人冷哼一声,“你们不用担心我耽误了你们的事情,你们放心,只要我们大理寺不追究你们,你们也不用担心!“

“那多谢大夫人了,小的告辞了!“

袁崇焕的夫人转身就要离去,但是这时,她却忽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

她立刻问道:“对了,那些杀死我丈夫的凶手呢?抓到了吗?他们在哪?“

“大夫人,小人不敢隐瞒您。“

狱卒连忙说道:“我们刚才在审讯大人,那两个刺客就是大理寺的刺客,他们已经被斩首示众,被丢在大理寺的大堂上了。“

“什么?“

袁崇焕的夫人瞪大了眼睛:“你说什么?他们被斩首示众了?这怎么可能!“

“小人不敢欺骗大夫人,大理寺的人确实将他们斩首示众了,就连尸体,也被扔在了大堂上。“狱卒诚恳的说道。

“好!“

袁崇焕的夫人冷笑道:“袁崇焕,你不是想要我和承业过上好日子吗?你不是要让我们享尽荣华富贵吗?可是,现在,我们一家三口,终于不用再过穷困潦倒的生活了!哈哈哈哈哈!“

说着,袁崇焕的夫人狂妄的大笑起来。

“大理寺的人,真的杀了大理寺卿?“

“是啊,是真的杀了大理寺卿。“

“可惜了。“

“什么可惜了?“

狱卒们疑惑的问道。

刘承业也听清楚了,他连忙问道:“母亲,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我的父亲,到底怎么了?“

“唉。“

袁崇焕的夫人叹息了一声,说道:“承业,其实你不用担心,你的父亲没事,你的父亲已经痊愈了!“

“痊愈了?这不可能啊!“

刘承业瞪大了眼睛:“父亲明明受了那么重的伤,怎么可能痊愈呢?“

“承业,这是真的,我亲耳听大理寺的人说的。你放心吧,你的父亲已经彻底恢复健康了,你就不要再伤心了。“袁崇焕的夫人说道。

“这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刘承业喜极而泣。

袁崇焕的夫人说道:“承业,既然你的父亲已经恢复健康,那么,你们一家三口,终于可以团聚了。我先走了。“

刘承业的母亲刚要离开,狱卒连忙叫住了她。

“大夫人,我们还有一句话要跟你说。“狱卒小心翼翼的说道。

“说吧。“

狱卒小声的说道:“我们刚才听到大理寺的人说,大人的伤势,全都是因为您而引起的。“

“因为我?“

刘承业的母亲疑惑的看着狱卒。

“对,因为您的原因,所以大人受伤之后,神智变得混乱,最后不得不服毒自尽。这些年来,您一直在医治大人,所以,我怀疑大人的病情,跟您有关。“

刘承业的母亲脸色一沉:“你这是污蔑我,你知不知道你说这些话,意味着什么?“

“大夫人,小人不敢,小人只是猜测,所以想跟您求证一下。如果我们判断错了,我们一定会严惩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