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宫中秘闻(1 / 2)

 眼见大明忠臣被杀,皇帝朱由校生气不已,令东厂厂都大肆抓捕可疑人员。毕竟这些个奸臣相互攀咬污蔑最是拿手。

可还不等他,查清事情真相。边江边传来了消息,关宁铁骑全军覆没,满清八旗趁机入关。皇太极甚至一时间还打过了长城。

这下朱由校可坐不住了,他立即调动兵马,与满清八旗拼了个你死我活。可惜皇帝终究还是老了,虽然有一批武将,但是实力却大为削弱,根本就抵挡不住满清的攻势。

不仅如此,皇帝朱由校还在与满清的厮杀中病倒了。他的儿子,也是皇太极唯一的嫡子朱由检,也随着皇太极身亡。

皇后李氏,则被迫殉葬,以保全家族的荣耀。

“我命休矣!“

皇帝朱由校喃喃自语道:“想必你早就预料到了吧!朕,也该走了!“

说着,皇帝从床榻上坐起,看着身旁的内侍太监们,沉声问道:“你们可有什么要交代的?“

内侍太监们纷纷叩头请罪,皇帝朱由校摆了摆手,道:“都起来吧!这些都不怪你们!只能怪朕自己不争气!“

内侍太监们闻言都露出了悲伤的神色,皇帝朱由校接着说道:“朕已经决定了,朕要去天津卫督造战船和舰队,为国捐躯!“

皇宫里的太监宫女们纷纷跪拜,齐声喊道:“万岁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由校摆摆手,叹了口气,对着内侍太监们吩咐道:“传旨给各部尚书,宣布朕驾崩的消息!还有,派人通知东厂,告诉他们皇太极和满清入侵的事情!“

“遵旨!“内侍太监们纷纷答应着退出了寝宫。

朱由校又叫住其中两名内侍太监,沉声说道:“你们去通知东林党,让他们准备好奏疏!“

“奴婢明白!“

“遵旨!“

内侍太监们退出了寝宫,朱由校的脸上露出了笑意,喃喃自语:“你这个小丫头,总算肯放下心结出手帮忙了吗?哈哈......“

他一边说着,脸上的表情越发的温柔。

而另外两位内侍太监则急匆匆地向着内廷方向赶了回去,因为他们很清楚,皇帝朱由校要离开了,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遍整个京师乃至天下。

皇帝朱由校的遗诏,早已在京师流传开了,百姓们也听得津津乐道。

这一日,京师城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街上更是热闹非凡。百姓们纷纷议论纷纷,说今日是大庆之日,是天子的七十五周岁寿辰,还说什么天子要在这个时候举办祭祀大典,为天子祭奠亡灵,为他们送行。

百姓们议论的沸沸扬扬,不仅仅是街道两旁,就连皇宫内也充斥着各种谣言。

这些谣言大多数都是在夸大其词,但是更多的却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大明忠臣朱由检,就是被满清八旗所害。

这个时候,皇宫的一处院落当中,却是一片肃穆庄重的气氛。

一身龙袍加身,头戴紫金冠的朱由检站在高台之上,他的面前则是一众朝中重臣。

“诸卿!今日是朕的生辰,也是最后一次召集群臣商讨国事,今日朕要宣布一件大事。“

朱由检环视四周,沉声道:“诸位爱卿都知晓,朕登基以来,国泰民安,百姓们生活富足,国库盈余,朕甚是欣慰。可朕的这几个兄弟却不甘于平庸,一心想着称霸天下,妄图篡夺朕的帝位。朕不愿失败,也无法允许失败。“

“因此,朕打算将皇位传于皇长子朱由检!“

朱由检的话一出口,满殿文武纷纷变色,就连大臣们也都纷纷低垂下了脑袋,不敢再吭声了。

朱由检继续说道:“这次皇长子朱由检立功受奖,朕准许他继承朕的帝位,成为我大明新主!朕也会让他继承大统,带领我大明走向强盛!“

朱由检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说的朝堂上众大臣都是热血沸腾,一个个都恨不得冲上前去,跟大明的未来皇帝朱由检抱在一块痛哭流涕。

可惜这种场合并不适合他们,因此只有暗中羡慕的份。

朱由检的这番话,显然已经震慑住了一干朝官们,不少人也都暗自庆幸,幸亏自己当初选择站队。

要不然的话,恐怕就会跟皇长子朱由检一样,沦为阶下囚了。

这个时候,朱由检的眼睛扫过了一众大臣。

他缓缓地道:“朕希望诸卿能够协助皇长子,共创盛世,不要让朕失望啊!“

“臣等遵旨!“

朱由检看着这些大臣们恭敬地点头,心底不禁升起了一股满足感,自己辛苦了一辈子,终于等到了收获胜利果实的那一刻!

朱由检的嘴角不禁露出了微笑,可是这微笑在一些大臣看来,却觉得异常诡异。

“皇上,您还有什么指示吗?“一位阁老忍不住询问道。

“指示,朕哪里还有什么指示!“

朱由检冷哼一声,道:“今日朕宣读了遗嘱,朕要把朕的宝座传给皇长子朱由检。诸位爱卿若是有异议,大可上书弹劾朕!朕绝不阻拦!“

“臣等不敢!“

众大臣们纷纷躬身拜服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朕也就放心了。“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殿中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之声,大臣们都是喜笑颜开。

“众卿都散了吧!朕要静养身体,明日朕要去天坛祭奠先祖!“朱由检淡淡地道。

“是,臣等告退!“

待大臣们纷纷退下,朱由检这才长长地吐了一口浊气。

“这皇帝还真是累啊!“

朱由检不禁摇摇头,他已经有六七年没有做过皇帝了,现在突然又要做皇帝,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可是他心底也明白,如果自己不做皇帝的话,他的那几个兄弟们恐怕就要趁火打劫,把自己的权力架空,自己也就没有了话语权。

而且朱由检还不得不防备,这几个兄弟会联合起来谋逆自己。

因此,自己必须得掌控住权力,让兄弟们知难而退。

而且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自己必须活着回来。

想到这儿,朱由检的嘴角泛起了一丝笑容。

他知道,自己现在要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兄弟们会对付自己,还有自己这个九五至尊的位置会受到威胁,这些事都需要解决掉。

这一夜,京郊,一处荒野之上。

朱由检和一众朝臣正站在一处山丘上,眺望着远方。

一个大汉走到了朱由检的身边,拱手道:“启禀陛下,这些天我们一直守株待兔,也没见那些人出现,看来他们是害怕了。“

“嗯!“

朱由检轻哼了一声,淡淡地道:“不管他们是害怕了还是胆小鬼,他们迟早都要出来的!“

朱由检说完之后,便转身回去了,只留下一众朝臣在原地,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都看到彼此的眼中闪烁着精芒。

他们心里都明白,今晚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这一战的胜负关乎着朝堂的命运,而这些大臣们也要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翌日清晨,朱由检穿戴整齐,亲自来到了皇宫大门前,等待着皇长子朱由检到来。

很快,一辆马车停靠在了朱由检的面前,车帘掀开,朱由检看到了一个年纪跟自己相仿的俊朗男子从里面走了出来。

“参见父皇!“

朱由检赶紧跪下行礼。

朱由检看了一眼自己的皇长子朱由检,只见对方面目英挺,神采飞扬,一双眸子深邃而锐利,一身蟒袍衬托出了他的高贵气质,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匹脱缰野马,随时都有可能会冲出来,撕咬任何挡在他面前的人。

看着自己的儿子朱由检,朱由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孩子,你可是一路劳顿,先休息片刻吧,等会再进宫!“

“不!父皇,请恕儿臣冒犯,今日儿臣有重要的事情要与父皇商议。“

“什么事情这么重要啊?“

朱由检诧异地看着朱由检。

朱由检的眼中露出了坚毅之色,沉声道:“父皇,儿臣要登基了!“

“哦?“

听到这句话,朱由检顿时吃惊不小,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才刚登基几日,就又要做皇帝了!

这个皇帝虽然很荣耀,可是也让他觉得压力倍增,每天处理的事务都堆积如山,让他根本抽不开身。

而且,朝政的繁琐让朱由检有些厌倦,他觉得自己应该找一个更加轻松的工作才是。比如教书育人、教授学问什么的......

这样一来,朱由检就不用太操心政事,每天只需要睡几个时辰,吃饱喝足,就有美女伺候着。

想到这儿,朱由检的眼中闪过了一抹兴奋之色,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不禁看向朱由检,笑着问道:“你这个皇位坐的还舒服吧?有什么感触吗?“

朱由检听到朱由检这话,顿时皱了皱眉头,有些无奈地说道:“父皇,您就别逗儿臣了。儿臣现在每天忙的焦头烂额,哪里有心思想其他的?您要是觉得无聊,儿臣就陪您去军营,那边可比京城要自由多了。“

“呵呵,你这个皇位坐的不错嘛!“

朱由检呵呵一笑,道:“这段时间,你也辛苦了。“

“这倒没什么,儿臣也是奉旨行事,这是儿臣分内之事。“朱由检说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道:“好,朕准奏了,你去准备一下吧!朕今天要进入东宫,去看看你母妃!“

朱由检闻言,赶紧行礼,恭敬地道:“儿臣叩谢父皇隆恩!“

朱由检离开了皇宫之后,朱由检便带着几名大臣往东宫走去。

东宫位于宫墙外围,是整个皇宫最偏僻的地方,平时连一般人都不会来这里,所以朱由检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到这里来的。

但是这次,朱由检为了避免被皇后娘娘知晓他的计划,所以还是选择在这里来。

这时,在东宫内的大殿之内,正坐着皇后和几个皇子,皇后的面前,跪着一个太监。

皇后的脸色有些苍白,显然她昨晚没有睡好。

皇后一脸愤怒地盯着面前的这个奴才,沉声问道:“你说什么?“

那个太监看到皇后那凶狠的眼神,忍不住浑身发颤,低下头,哆嗦着说道:“启禀娘娘,陛下要册封新君,而今已经准备进宫了。“

“啪~!“

皇后一巴掌狠狠拍在桌子上,冷笑着说道:“这就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这次可真的是大出风头了!“

“娘娘,要不......我去把这消息通报给太后娘娘?“

“太后?“

皇后的眼中露出了一抹嘲弄的神色,冷冷一笑,道:“不用了,这件事情本宫自己会处理。你去安排一下,准备迎驾仪式吧。“

“是,娘娘。“

“等一下!“皇后叫住了准备离去的奴才。

“你去帮本宫准备一套华丽的衣裳,要是让别人知道本宫现在如此落魄,肯定又要说三道四了,到时候又会影响到本宫的声誉。“

听到皇后这番话,奴才不禁一阵心寒,连忙应是,匆匆忙忙地离开了。

等奴才离开之后,皇后脸上的愤怒才慢慢地收敛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