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八十六明争暗八斗(中)(1 / 2)

安乐纪事 召南余歌 0 字 2022-10-09

 知府大人也没有闲着。小说,79</p>

上午的比试过后,虽然孙侍郎的计谋并没有凑效,双方各凭实力打了个平手,让他对自己女婿的厨艺又恢复了一些自信,可直到晚饭后,他还是觉得心里不怎么踏实。于是,在书房里徘徊良久,他还是喊来下人,让其去将孙侍郎请过来一叙。</p>

孙侍郎就暂住在知府后宅的别院里,而且像是早有所料一般,正站在门口等候,见着前来传话的下人,不待对方开口,他就随手做了一个带路的手势,径自往知府的书房去了。</p>

“有劳范大人相请,不知有何要事相商”进了书房,孙侍郎也不客套,拱手一礼,直接问道。</p>

“还能有什么事”范知府倒也没和他见怪,只是略带埋怨道,“你若是今天上午把事情给办利落喽,让留仙居那个厨子身败名裂,卷铺盖走人,我还能找你有什么事”</p>

“这大人可要明鉴啊”孙侍郎眉眼一耷,立刻做出一副委屈样,“不是下官擅自托大,以他与亲叔伯交恶的事实,再加上下官的三寸之舌,定他个不亲不孝之罪,原本并非难事,却怎么也没料到,他们手里竟然会有什么卖身的契书,害得我险些下不来台。事发突然,还请大人体谅下官的一片忠心。”</p>

“办不成事,光有忠心能换来银子吗”一想到明天的比试还没有必赢的把握,二百两的赏银可能保不住,知府仍然没有好脸色。</p>

“是是,下官知罪”孙侍郎继续伏小做低道,“令婿今日能一扫前日的晦气,明日必能一举得胜。”</p>

“哼我这么晚请你过来,可不是为了听这几句漂亮话的。”知府大人不耐烦地瞪了他一眼,起身缓缓踱到窗前,漫不经心地看着窗外梅花投在纸窗上的疏影,“既然你也知道自己有罪,那本官就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p>

我要你在半个时辰之内,再替我想出一个万全之策,确保我那女婿能以府城第一厨的名头进京,那二百两赏银能原封不动地回到本府手中。”</p>

“大人,您明知道那沈少卿不是个好惹的角色,这不是故意刁难下官吗”尽管在未来之前,他就早已料到范知府会这么做,但此时的孙侍郎,还是将惊讶与为难演绎地淋漓尽致。</p>

“你不提醒我,我还差点忘了,那沈少卿不还是你的外甥吗你若是敢推辞,信不信本官立即修书与兄长,治你个勾连外人,背叛恩相之罪,看你日后还能否在朝廷里立足”知府将对沈少卿的些许顾忌,此时都发泄到了孙侍郎的身上。</p>

“还望大人手下留情恩相与下官有再造之恩,下官就是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岂敢心存二心”一牵涉到自己的仕途,孙侍郎立马一惊,连忙剖白自己道,“我虽与那沈少卿有亲,甚至欲收其至膝下,可绝不敢为了这么一点私心,致恩相和大人的大计于不顾。”</p>

“你明白就好,那就赶紧想办法吧。”知府从窗边转过身,脸色好了许多,“你放心,本府向来赏罚分明,只要你这次让我称心如愿,我定会向兄长好好保举你一番。少了一个八竿子打不着还有嫌隙的外甥算什么,本官向你保证,事成之后,下任礼部尚书,必定非孙侍郎你莫属”</p>

“下官多谢大人提携”见自己想要的筹码到手了,孙侍郎脸上的表情也真实了许多。</p>

“现在说谢字,是不是太早了”</p>

“大人稍安勿躁,下官已想出一计,定可保明日的比试万无一失。”</p>

“哦孙侍郎果真是无利不起早啊。”</p>

“咳咳,大人取笑了。为大人排忧解难,本就是下官分内之事。”</p>

“说正事吧。”</p>

“回大人,下官以为,既然是厨艺比试,最保险的办法,还是应该在这上面做文章。”</p>

“你是说在比试中做手脚,怕是很难吧如果被发现,身败名裂的可就是你,甚至还有我了。”</p>

“大人尽管放一万个心,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下官保证,绝对做的神不知鬼不觉。”</p>

“当真”</p>

“大人听我说完就明白了。一道菜,不管厨子花了多少心思,做的如何精巧,如果味道不对,比如说盐放多了些,那就注定毫无翻身的可能了。”</p>

“可那留仙居一应东西皆自备,哪里有下手的机会呢”</p>

“他们是带的齐全,可还是不能把酒楼里的水井也一起带来呀。”</p>

“你是说往井里撒盐,让他们用来提水的那口井变成盐水井”知府点了点头,却还是有些为难,“这个主意是不错,可那都是活水井,这要投下多少盐去,才能保证水是咸的,再说了,若果太咸,也会引起对方的怀疑吧这个量可不好把握。”</p>

“大人英明,这样做当然容易出问题,只要对方尝一下井里的水,就全露陷了。”孙侍郎强忍着笑意,努力恭维他道。</p>

“那你还说这些做什么”</p>

“下官的意思,是将适量的盐水,浸透在打水的木吊桶之内,从外在是看不出来的,但盐水必然会融进他们打上来的水里,以我的观察,像他们这种手艺的厨子,做菜时凭的是手感和经验,绝对不会用嘴去尝的,到时候评审说菜的口味重,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即便怀疑到什么,井水是好好的,谁敢说一定是有人动了手脚呢若敢闹事,本官便借机治他们一个胡搅蛮缠诽谤朝廷之罪,帮范大人您出了这口恶气。”</p>

“嗯,确实不错。你先前说你知我知,莫非”</p>

“正如大人所想,放盐的事,就交由下官亲自去吧,本官每晚都要去比试场所检查一番,顺便也就办妥了。”</p>

“这派个下人”</p>

“此事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只要我不承认,谅那沈少卿是神仙下凡,也只能自认倒霉,下官次来代表的可是皇上,谅他一个新科举子也不敢和整个朝廷作对”</p>

“好孙侍郎果然胆识过人,怪不得能入我兄长慧眼。那我就等着祝孙侍郎官升一级了”知府大人终于如释重负,饱含赞赏地在孙侍郎的肩上拍了拍。</p>

“阿嚏”此时,仍在灶台前忙碌的季宣怀,忽然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p>

“着凉了”沈少卿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p>

“围着灶台呐,能着什么凉肯定是知府那群小人念叨的”赵玉昆盯着灶台里被草木灰埋起来的冬瓜,言辞确凿道。</p>

“你们别管我,都回去休息吧,我今晚就留在这里,看着火候。”季宣怀拿湿布巾擦了擦脸,再次劝说道。</p>

“这么大个冬瓜,真的能全煨熟了”虽然季宣怀已经跟他解释过无数遍了,赵玉昆仍然觉得稀奇。</p>

莫说冬瓜里面还藏有一整只老鸭和许多配料,单说这么个一尺多高的冬瓜,不削皮,不下锅,就埋在草木灰里用火煨,一宿时间,要把它煨的恰到好处,既不会软烂如泥,也不会半生不熟,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