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李助奋战遭擒,王庆兵败受缚,(1 / 2)

 当下一条汉子手持朴刀,领军兵百姓,砍杀楚兵。那汉子姓萧,名唤嘉穗。他高祖叫做萧憺,字僧达,南北朝时人,为荆南刺史。因江水败堤,萧憺亲率将吏,冒雨修筑。雨甚水大,将士请憺避之。萧憺道:“王尊欲以身塞河,我独何心哉!”言毕而水退堤立。是岁嘉禾生,一茎六穗,萧嘉穗取名在此。

这萧嘉穗因祖上有德,荆南人无不敬重。其本人也心高志远,度量宽宏,素有忠义之心。又习文练武,乃人才也。

后王庆作乱,萧嘉穗献策退敌,怎奈无人使用,以至城池陷落。萧嘉穗在城中常欲举事,既恐孤身一人,又怕伤损百姓,故在家谋划,静待时机。

董平攻打荆南前夕,他便书写张贴了十余张榜文,号召满城军兵百姓造反。城里守军有些因梁永暴虐受罚者,自然愿意。百姓也吃梁永残害的苦,俱肯相帮。

所以董平大军攻城时,萧嘉穗便率军兵并精壮男子,手持枪刀棍棒,厮杀楚兵。萧嘉穗带百十人率先闯进城楼,战只三合,搠翻梁永。又开了城门,迎接天兵。

董平进了城里,将萧嘉穗等举事之人一一重赏,又赈济百姓,不在话下。董平问道:“萧义士既有忠义之心,不如暂且随军征战。待班师回朝,自有高官得做。”萧嘉穗道:“蒙元帅看重。只是萧某之才,实在粗鄙。文不及朱军师计谋百算,武不及董元帅威震淮西。情愿做一闲云野鹤,各处飞翔,一生自在罢了。”董平叹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只是收复荆南,萧义士首功。可否一同吃酒,庆贺功劳?”萧嘉穗道:“自然愿意。”董平便令重金购买酒肉,大摆庆功宴席。

次日,萧嘉穗留下一封书信,飘然而去,众人得知无不叹息。董平道:“收复了荆南,南丰只在眼前了。可多教儿郎们歇息几日,再调几位守城的哥哥们来。”朱武道:“史进哥哥等可以调来,西京杨志哥哥则可如此如此。”樊瑞道:“甚好,我愿一同去助。”

却说荆南失陷,早传到南丰。那王庆大骂:“前方那些军汉,平日里受了孤王大把赏赐。如今阵前交锋,竟无一人堪用,白白失了多少州府。”

丞相李助道:“大王且息雷霆之怒。微臣不才,愿提一旅精兵收复失地,生擒董平。”王庆摆手道:“孤自称王以来,每日高居庙堂,甚少与将士们并肩杀敌了。便亲提精兵,亲征破敌。然后剑指开封,建我大楚江山。”以下武将听罢,无不激奋,山呼万岁。

李助叫停群臣,奏道:“大王金玉之体,岂可亲临战阵?李某不才,愿代大王而行。”王庆道:“丞相此言差了。孤王昔日创业时常亲临战阵,近年虽不动刀兵了,身手确还未退。这次出师,正是君臣一心,戮力杀贼。”李助还要再说,王庆道:“孤王之意已定,丞相不必再劝。”

次日,王庆下令于云安,东川,安德三处征兵。又点起南丰兵马,共是七万。又有段五,龚正,刘以敬,上官义,柳元,潘忠,李雄,毕先,丘翔,方翰十员大将。挑选吉日,只待出征。

是日,王庆在荆南城外誓师,在高台上大呼:“昔日赵宋不仁,孤王起兵自立,反抗朝廷,打下今日大楚疆土。今又有梁山匪寇宋江等众,占据江山。又来侵我大楚,无耻至极。前方将士,多遭屠戮。今孤王亲起大军,与梁山贼寇并个死活。望诸位将士勿惜身命,共孤王杀贼。待得胜班师,俱有重封。”

以下将士听的群情激愤,山呼万岁。当日大军出征,令刘以敬,上官义统领前军。柳元,潘忠各在左右。李雄,毕先为正副合后。王庆自与段五,龚正,丘翔,方翰镇守中军。丞相李助镇守后方,总督粮草。

却说董平得知王庆出兵,也领大军在城外结寨。董平道:“王庆那厮快来,本帅与他并个死活。”朱武道:“不必与他死并,只要杨志哥哥那路得手,我这里自然取胜。”

且说王庆领兵已入荆南界。忽有探马来报:“贼军已在险要处下寨。”王庆看看天晚,也就地扎营。

次日两阵交锋。只见王庆头戴金丝冠,身穿衮龙袍,锁子甲,胯下一匹装金饰玉的黄骠马,手中捻一条金头银杆枪。指着对面道:“哪个与孤王当先破敌。”

言讫。刘以敬,上官义两骑马,两条枪,杀出阵来。这边豹子头林冲飞马抢来,一条蛇矛使的滴水不漏。力压敌将,兀自游刃有余。

王庆愤怒道:“我国两员大将方才敌住贼军一个。”便唤中军丘翔,方翰。二将得令,一人一口大刀杀出,这边是王矮虎,一丈青夫妻两个迎敌。当下七员好汉一齐厮杀,两军各自擂鼓壮威。

林冲与刘以敬,上官义杀到三十余合,已占尽上风。亏得二将默契,你遮我挡,敌住一时。又斗了十余合,林冲手起一矛,搠死上官义。刘以敬又被林冲顺手一矛打飞头盔,急急拨马回阵。这边王矮虎也,一丈青也占了上风。丘,方二将敌不住,败回本阵。王矮虎,一丈青两个也各自归阵。林冲手扬蛇矛叫道:“王庆,尔国中谋臣尽丧,良将全失,还敢在天兵面前逞能乎?若肯快些投降,还保性命。否则便做河北田虎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