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李旦其人(2 / 2)

的时候,福建巡抚谭纶在《条陈善后未尽事宜以备远略以图治安疏》中给出了答案:“海上之国方千里者,不知其凡几也,无中国续绵丝帛之物,则不可以为国。御之怠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愈众。私通不得,即掇夺随之。”这些话的大意是说,沿海的各国都特别需要中国的商品(诸如丝帛、瓷器等特产),“海禁”愈严,这些商品的价格就愈高。价格愈高,走私活动就愈多。如果走私也被查处得愈厉害,那么就只能滋生出“海盗”了。用疏导而不是封堵的方法,开放“海禁”,化盗为商。进而以商富民,以富民求强国之道,从而根治海外的“海盗”,这个想方很前卫啊。

当时旅居日本的中国(不止明朝,还有之前唐宋时的移民)侨民大多集中在长崎的平户,加起来大约有二到三万人左右的规模,这些平户的中国人聚集在今日平户岛户木引町一带,形成了中国城或者唐人街的规模,在那个时候被叫做"唐人町"。

来到倭岛后,李旦结交长崎平户的当地权贵,与长崎奉行(相当于后世长崎市的市长)长谷川权六藤正、平户岛主法印镇信一家关系良好,经过多方努力,慢慢的成为当地的头面人物。就是在这个时候,李旦拿到了德川幕府核发的“朱印状”,而这个“朱印状”就是倭岛准许商人在倭岛可以合法的经营国际贸易和远洋船运的执照,而李旦也逐渐成为在倭岛的华人所推选出来的“甲必丹”(有船长、司令官或首领之意),并与在倭岛长崎的张敬泉(漳州龙溪人)、欧华宇,在福建厦门的许心素(漳州人)等,以及先后在泰国大泥和印度尼西亚的李锦,菲律宾的黄明佐(漳州诏安人)、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的苏鸣岗(泉州府同安人)等人,结成了一张紧密的华人关系网和亚洲贸易网。

李旦不仅在平户建有奢华的住宅,娶有一妻数妾,子女满堂,而且在平户拥有着巨额财产。在一六一三年的时候,当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到日本平户开设商馆的舰队司令约翰·赛利斯到平户后,就是向身为平户唐人町华侨领袖的李旦租的房子。时任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平户商馆馆长的理查德·考克斯,在平户任职的十年(一六一三年至一六二三年)中,与李旦关系密切,甚至还做了李旦女儿伊格纳西亚(作者实在找不到她女儿正统的中国名字)的教父,给她起了教名,叫elizabeth,翻译过来的话应该是伊丽莎白。

李旦为郑芝龙后来对台湾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李旦的商船常年驶往台湾,在1617—1618年,李旦的儿子李国助也取得了德川幕府的朱印状,从事台湾地区贸易,并利用台湾岛进行对福建的转口贸易。在1614年—1625年的十一年间,李旦自己的商船十八艘,再加上欧华宇的五艘一起跑船,目的地包括东京、交趾、吕宋、台湾岛四地,其中前往台湾地区的船只数量就占了一半,达十一艘之多。李旦的生意包括外销倭岛的工艺品和各种金属,交易明朝的丝绸、瓷器、茶叶,以及收购台湾岛上出产的鹿皮。按照当时的记载,李旦一艘船的货物通常价值在十万两白银左右,他也曾多次住在台湾岛,在台湾岛上还有他的住宅和产业。李旦对台湾最大的贡献就是组织一部分从大陆移民到台湾岛的农民,开荒种田,从事农业生产。

历史上,在1622年时,荷兰人重新占领澎湖后,大肆劫掠福建沿海,天启四年(1624年),明朝守备王梦熊、把总洪际元率军一万人,兵船二百艘向澎湖进攻时,荷兰仅有九百九十一人,其中一百一十八人是非战斗员的少年儿童。荷兰澎湖长官宋克感到这时候大明朝是要玩真的了,觉着自己不是明朝军队的对手,决定以和平谈判来解决,愿意撤离澎湖退到台湾,并以允许他们来中国通商为条件。因此,他便邀请了当时正在台湾岛的中国甲必丹(李旦)作为和平谈判的中间人。与此同时,南居益听从总兵俞咨皋的建议,也通过许心素找到李旦出面调解。或者说,荷兰人是在李旦的斡旋下从澎湖退往台湾的。1624年9月12日,李旦随中国军队回厦门,一方面复命,一方面准备荷兰人要的货物,并向当地政府为荷兰人请求贸易许可证。然后又于11月14日前往台湾。1625年七月,李旦在台湾染上了疾病,他匆匆忙忙返回日本治疗,但病情并未好转,8月12日李旦在平户去世。没多久颜思齐也在台湾去世。李旦集团瓦解,郑芝龙和许心素瓜分了李旦在台湾和厦门的财产,在日本只留下了庞大的债务给儿子李国助。

但是,由于庞帅的乱入,不知触动了哪一只蝴蝶的翅膀,让荷兰人结结实实的挨了一顿胖揍,损兵折将后被迫撤退至台湾南部。

另外庞帅这次前去倭岛与李旦见面,一是想与李旦做生意,二是想看看能不能改变李旦早死的命运。要知道,一旦李旦死的早了,那可就便宜了郑芝龙那个孙子了。

历史上,郑芝龙到日本后,受雇于李旦,一开始他对李旦忠心耿耿,勤勤恳恳地工作,受到李旦的称赞和信任,常常派他带着船货到暹罗、柬埔寨、吕宋、台湾等地贸易,获得极大成功,给李旦带回巨额利润,给自己也争得荣誉,并认李旦作义父。

可惜,李旦一死,郑芝龙便侵占了李旦的财产,对李旦的子女也毫不留情,李旦之子李魁奇、另一儿子李国助(郑芝龙结拜义兄)最终都被郑芝龙当作异己铲除。

庞帅想着,一旦李旦挂了,与其便宜了郑芝龙,还不如趁现在李旦还活着,从李旦手里多扣点好处出来,怎么着也得既能得到整个大员岛,也要赚到李旦的棺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