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新年朝会(2 / 2)

天刚蒙蒙亮,魏忠贤便来到寝宫叫醒天启帝,开始给天启帝打扮,并带来些简易的早膳给天启食用。

就在天启帝开始忙碌的时候,仪式正式开始。

鼓初严(又称头通鼓,标志仪式开始),由一名教坊寺乐手敲击奉先门侧的大鼓,先击鼓框一声,再用双棰连续敲击鼓心,一重拍一轻拍,节奏由慢转快再由快转慢,鼓声由弱转强,再由强转弱,接着由另一名教坊寺乐手重击奉先门侧的大钟一声结束。听到鼓初严,身穿正式朝服的百官开始列队于午门之外,还在一边打着哈欠一边跟阉党武将唠嗑的庞帅也连忙跟着大家排队等候。

鼓再严(又称二通鼓),方法和鼓初严相同,只是这时候,敲击鼓框,改为两声,表示鼓再严,第二次通知参与仪式的人员端肃,连续击打鼓心也改为两回,最后敲击钟声两响结束。听到鼓再严,百官开始由左、右掖门进入,来到丹墀东西两侧,朝北肃立。

鼓三严,击鼓、击钟、头尾处都改成三响。听到鼓三严,执事官来到华盖殿(今中极殿),天启帝也早在这里穿戴好衮服龙冕,端坐于大殿御座之上。看见天启帝准备好了以后,执事官向天启行五叩之礼,叩首完毕后,请天启帝驾临正殿(奉天殿)。

等天启帝开始启驾,教坊司的乐队便开始演奏“中和乐”。尚宝司官员手捧着皇帝御玺走在皇帝前面,由导驾官作为前导。

天启帝来到奉天殿后,已陈设于此的明扇打开,珠帘也卷起,尚宝司官员将御玺置于预先设立于御座之东的宝案之上,至此,教坊司乐队停止演奏“中和乐”。

此时,已预先安排好的四名鸣鞭者开始鸣鞭报时,对赞官员高喊:“排班!”,站立在丹墀东西的文武百官要马上整齐排列好队形。

赞礼官员高喊:“鞠躬!”,教坊司乐队开始演奏大乐(韶乐)。百官朝北向端坐于大殿御座上的皇帝行四叩礼,官员起身后,典仪官高喊:“进表!”。由两名给事中来到文案前,引导序班官员手捧放置着“表目”(皇帝就新年伊始向全国发表的书面讲话,相当于现在国家元首发表的新年讲话)的小几案由东门入,放置于大殿之内,此时,韶乐止。

内赞官员高喊:“宣表目!”然后官员们此时全部跪下匍伏于地等待“宣表”。展表官取表,宣表官来到皇帝御座前的珠帘外,高声朗读“表目”,百官跪聆“表目”。

宣表结束,大殿内外的臣工集体跪拜,山呼万岁。

之后,序班官员将宣读完的“表目”移到大殿东侧,外赞官员高喊:“众官皆跪!”代表百官向皇帝致贺的“代致词官”跪在丹陛之中,向皇帝致词:“具官臣某,兹遇正旦,三阳开泰,万物咸新。恭惟皇帝陛下,膺乾纳祜,奉天永昌。”说完这番话后,众官起身。此时,教坊司乐队再次演奏大乐(韶乐),百官再向皇帝行四叩礼,然后起身。

音乐停止,传制官跪在皇帝面前向皇帝请示旨意(皇帝的旨意其实早已拟好,这只是个过场),然后传制官由大殿东门出,来到丹陛前,面朝东站立,高喊:“皇帝有旨!”(有制)。赞礼官高喊:“跪!”,百官再次跪倒,传制官高声朗读皇帝的旨意:“履端之庆,与卿等同之。”

赞礼官高喊:“山呼!”百官跪地把双手举到头顶高呼“万岁”!赞礼官再喊:“山呼!”百官再高呼“万岁”!赞礼官再喊:“再山呼!”百官再呼“万万岁”!。

只是,庞帅在一片山呼万岁声中听到了些许别扭的腔调,寻着声音转头望去,庞帅心中顿时就了然了。原来在文武百官山呼“万岁”之时,来自朝鲜、琉球等藩属国的使臣也穿着朝服,跪在奉天殿前面向天启帝行跪拜之礼,并同样山呼“万岁”,只是那吐字有些让人尴尬。

在场的全体人员齐声呼应,那声势可谓地动山摇!让坐在上首的天启帝很是满意。

之后,再经过一系列繁冗的仪式,天启帝便起身返回了华盖殿,百官也才能依此离开。

唉!真累,又站又跪的真不是人干的事,这是哪些个王八蛋弄的礼仪制度?这一套仪式下来,整整折腾了两个多小时,可把小爷累惨了,要知道这可是露天举行的,那呼呼的北风可是一下都没停啊!

不管了,回家吃饭睡觉!虽然不知道天启帝和那些官员累不累,但是庞帅却是累得够戗。

得抓紧时间休息,要不然晚上的御宴估计会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