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驻觉华岛(2 / 2)

两艘船的船长分别由长着欧洲面孔的克隆人安东尼·李和在大员海战里表现出色的本土明朝人姚云雷担任,船队主官是安东尼·李,姚云雷则是副官。

而间谍船队的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打探收集各国民生、地理、经济与军事等情报。二是绑架刺杀收买和移民各国优秀的物理化学家。三是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加深各国的矛盾。四是不断扩大船队的规模,以各国海军和海盗的名义到处搞事,消耗欧洲各国海上的力量。

“一路保重,注意安全!一旦遇险,尽量撤离!我希望几年后,还能看着你们能一个不少的回到大明,回到这里向我复命!”军港码头上,庞帅对即将登船远行的间谍骨干们郑重的叮嘱道。

“是,属下明白,多谢将军关心。属下等必将完成任务,一个不少的回到这里聆听将军的教诲!敬礼!”庞帅面前,间谍骨干们纷纷敬礼致意。

看着自己面前这些即将远行的勇士,庞帅庄重的举起自己的右手向他们回礼致意。

“礼毕,登船!”随着声落礼毕,间谍们在船队主官安东尼·李的带领下纷纷登上各自的船只准备出航。

“铛铛铛铛!”一刻钟,随着一连串钟声的响起,两艘盖伦大帆船承载着庞帅的期许缓缓的离开码头,直奔远方而去。

良久,看着船队已经在自己的视线里消失后,庞帅便离开了这里往另一个码头而去。

觉华岛的防区主要由一个主岛和三个小岛组成,主岛即觉华岛,后世称菊花岛。而三个小岛则分别称磨盘岛、张山岛和阎山岛,总共约13.5平方公里左右,其中主岛觉华岛的面积再12.5平方公里左右,是觉华岛的核心。

觉华岛总体“呈两头宽,中间狭,不规则的葫芦状,孤悬海中”。

在唐朝,觉华岛便已崭露头角。

孙承宗出镇辽东后,他不仅要忙着构建辽东的防御体系,并着重宁远城的筑城工作与戍守工作,还要在觉华岛上囤粮与建设觉华岛水师。

自打广宁失陷后,孙承宗的工作重心便转向已建好的宁远城,而储存粮食的觉华岛也被老孙挂记在心,用心经营。

觉华岛上建有一座专门囤粮的小城,城呈矩形,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250米,墙高约10米、底宽约6米。其北城墙设有一个城门,通向城外的港口,也是粮料、器械等物资的运输通道。南城墙也设有一门,通向岛上葫芦状的中间,便于岛上往来。而东、西两面的城墙则因防守的需要没有开设城门。城中用于存量的粮囤、囤防物资的库房及守城官兵的营房等设施建筑齐备,甚至还建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排水沟用于排水。

而水师的营寨则建在岛上的北端,大小船只约2000余艘,规模甚大。

岛上的居民数量接近于万人,虽然守军质量参差不齐,但是加起来也在八千人左右。

看着觉华岛悬于海上易守难攻,不过知道历史的庞帅却知道这都是些表面文章,屁用没有。

为啥?因为有史可依啊!

据历史记载,在天启六年正月二十六日这一天,久攻宁远城不下的建奴,一面派少部分兵力继续攻打宁远城,一面则命大部分骑兵进攻觉华岛。

都知道建奴早期水面力量薄弱,正常情况下,出个海很难。但是,老天爷给面子啊!小冰河时期的大明就是多灾多难啊!

天启六年正月二十六日,大明的正月,是真冷啊!

后世记载,时值隆冬,海面冰封,从岸边履冰,可直达岛上。姚抚民等守军,为加强防御,沿岛凿开一道长达15里的冰濠,以阻挡建奴骑兵的进攻。然而,天气严寒,老天格外的遵循自然规律,结果冰濠刚凿开,一个呼吸的功夫就又冻上了。历史又记载,姚抚民等率领官兵,“日夜穿冰,兵皆堕指”。

堕指啊!听着都疼。

就这样,由武纳格率领的蒙古骑兵及满洲骑兵,约数万人,就这么从容的纵马从冰上打上了觉华岛。

虽然岛上军民尽力抵抗,可惜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建奴还是搞废了觉华岛,岛上的7000余名明军和7000余丁口商民都被建奴杀了个干净,岛上存储的8万余石粮食和2000余艘船只也都被建奴烧了个精光。

经过综合考虑后,庞帅打算派出一个团的火枪手和一部分顺义营的士兵共四千余人驻守觉华岛,至于水师,一艘三级战列舰带两艘五级风帆巡洋舰足矣。

至于以后的觉华岛之战,庞帅就不去管了,先驻军再说。

码头上,看着即将驻防觉华岛的火枪手们纷纷登船,庞帅不由的觉着天启朝的时间过的真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