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案发现场(2 / 2)

更夫先是一愣,随后恨恨道:“对,就是这畜生。”

“你看清了吗?确定是他?”苏阳又问。

“大人,我年纪虽大,可我眼睛不花,我是看着他走进去的。”更夫说起来就有些气,可很快平静下来:“我老陈头在青山县打更已有二十年,我做人可是清清白白,绝不会凭空诬陷一个人。”

“嗯,我只是要确定一下。”苏阳想了想,又问:“老陈头,你当时还有没有看见别的人?就算周围有人也包括在内?”

老陈头仔细想了想,肯定道:“没有。我就在前门大街上看见赵二拎着一个坛子走进去,当时也没多想,就继续报更去了,一路上再没有撞见一个人。”

苏阳又找来胡县丞了解了一些关于老陈头的事,这老头做事兢兢业业,好几次捡到贵重物品都还交到了衙门。

青山县百姓都知道这老头的人品,做人确实清清白白。

看来,这老头见到的还真是赵二。

……

……

县衙。

钱德的尸体已被带回停尸房,赵二也被缉拿关押进了大牢,仵作的报告也交到了苏阳手中。

这时已经是午时了,苏阳没有吃午饭,而是拿着仵作的验尸报告发愣。

胡县丞端着一个托盘,小心翼翼进了后院,随后在苏阳身前的圆桌上摆上一碗米饭,一份红烧肉,还有一碟咸菜。

“大人,先吃饭吧。”

苏阳应了一声,可仍然没有动。

“哎!”胡县丞将托盘放在桌上,慢慢又在苏阳对面坐下了,“大人,这件事情要怪就怪赵二自己,我知道他家里困难,上有一个老母亲,下面又有三个孩子,他老娘又时常身体不好,就他那点银子怎么能够家里开销。可衙门里既然已经定了规矩,那这些事就不是他贪墨黑钱的借口。”

说着,胡县丞竟也显露出深深的惋惜。

“我刚听你说赵二家里的情况,怎么以前从没听人提及过。”苏阳问。

“大人有所不知,这赵二要强,别看他平日里嬉皮笑脸,流里流气的,其实啊,特别孝顺,对三个孩子也特别好,不过就是死要面子。记得有次他老娘病了,连到药铺抓药都没钱,我就想着在衙门里让大家伙凑凑,给他一笔银子,可这小子死活不要,硬是去码头上给人扛了一夜粮食。”

苏阳道:“那他怎么还收黑钱呢?”

“谁不收啊!这些都是衙门里的潜规则,你不收,人家反而瞧不起你,觉得你清高,就没人跟你玩。”说着,胡县丞竟是一声长叹,“大人啊,有时做官就得学会和光同尘啊!”

苏阳当然不认同他这样的屁话。

来到这个时代,苏阳给自己定了一个最基本的底线,那就是一定要做个好人。

这个好人不是事事都得为他人着想,也不是非要舍身取义才叫好人,而是要有做人最基本的原则。

吃完饭,打发老胡走后,苏阳准备亲自去找赵二聊聊。

现在赵二放火烧钱氏酒庄,害死钱德的事已闹得沸沸扬扬,他已对钱夫人保证,一定会在三天内给她一个交代。

作为当事人,现在赵二的说辞就变得十分重要。

苏阳打定主意一定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