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泪尽粉笺书不得,凭君送与卯君看(2 / 2)

李方叔落第后将要出京返回阳翟了,苏东坡由于连日来在殿门作只候,无法与之会面。只好写信让其等两天再走。自己这几天行完香,再祭奠一下韩康公,晚上就能回家了,到时候就在家里话别吧。</p>

五月一日,按照惯例,这一天皇帝要御宣政殿,与文武百官相见。</p>

苏东坡以翰林学士兼侍读,苏辙以户部侍郎同转对。苏东坡条上三事:一是有急事上奏而又没有出入门牒的人,不许阻拦;二是要慎重刑罚;三是减少荫子解救冗官之弊。</p>

欧阳修三子欧阳棐(字叔弼)以朝奉郎、考功员外郎为集贤校理、权判登闻鼓院。此前苏东坡曾举荐过此人来替代自己原有的职务,没有获批。但此举已被台谏官所诬告。</p>

欧阳棐这个人,是以文学登第,能世其家。苏东坡所作之文,假如要找人代笔,那就非欧阳棐莫属。因此东坡多以内表章属叔弼甫代之,人莫能辨。因此东坡先生尝言,文不可以不学古而后为也,要能以古人语而道己意,则可与言文矣。</p>

所谓的“物以类聚”,就是陶渊明的作品《饮酒·清晨闻叩门》一诗,东坡先生与欧阳棐都是非常喜欢的。</p>

此诗作于陶渊明看破东晋黑暗,辞官隐退之时。陶渊明在偏僻山村,没有世俗侵扰,时常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胡乱扯出一张纸,书写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写好的诗稿越积越厚,让老朋友帮忙整理抄录。一共得到二十首诗,陶渊明把这一组诗题为《饮酒二十首》。</p>

当时在与欧阳棐在谈论此诗时,东坡读到的是,话由人的心中生发而从口中说出,吐出来就会冒犯他人,但咽下去则会忤逆自己。东坡先生觉得宁可忤逆他人,最终还是吐出来为好。在这一点上,欧阳棐不用说也是“英雄所见略同”的。</p>

柳子玉的本家兄弟柳子良要赴潞幕,其时的“潞”为太原属城,苏东坡将柳子良以亲家相称,拜托在太原任知州的曾布予以关照。</p>

馆阁中无事时,苏东坡又要为外任的官员作诗送行了,同时还有出自他心底的那种羡慕之情。</p>

周尹(字正孺)知梓州,承议郎、祠部员外郎翟思为殿中侍御史,钱勰知越州,程之邵知泗州,曹辅(字子方)赴闽漕,苏东坡均作诗送行。特别是看到杭州人钱勰外任至越州,东坡竟流露出欣羡之意,有意再乞江湖一郡。就在钱勰临走之际,苏东坡除了赠诗外,还送给钱勰一件川中官吏的礼服,两团茶,两壶酒,三百幅蜀纸,表达了对老朋友的友情。</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