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风声大雨点小(2 / 2)

他是真的无奈。

若按照先前的推测,他必定是要去四川道的,那怎样都无所谓了。

可既然留在这京城,便要顾忌许多事宜与禁忌。

比如,那臭小子前些日子就被田弘遇下套坑了五百两银子,还强行催债揍了一顿。

背后的原因,无外乎当时身为御史的他弹劾了那田弘遇肆意妄为,自南边弄来了一个秦淮瘦马陈圆圆。

这是警戒。

故,以后要尽量小心着些了。

“成吧。”

刘理顺应了一声,旋即戏谑的抬头:“话说,你赵石头连求人都这般硬气吗?”

赵巽理所当然:“那要看求谁,若换做其他人,要我求他们?便是他们先低下头来央求我求他们,我都未必答应。”

刘理顺大笑。

又一日,文华堂。

刘理顺在一番教导之后,顺口道:“殿下,近日来有个趣事,听说户部郎中赵巽之子赵旭,一个秀才,竟是被赶去与流民们一起干活了,真是可惜啊,那赵旭读书不怎地,想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名师指引吧。”

朱慈烺略微错愕,却立刻会意。

那赵老哥被赶去与流民一起干活,定是赵巽故意而为之。

若在加上眼前刘师傅的一番话,意图,再明显不过,是想请他父皇那边隆恩,特赐那赵巽去国子监读书。

对于这事他本是不想掺和的,可既然刘师傅开口了,他倒也不好回绝。

不多时,他来到文华殿,简单见礼问候后,便提及了赵巽事宜。

“哦?那个软骨头?”

崇祯皇帝看了看,不禁哼笑出来:“原来,那赵石头也没传说中那般刚直嘛。”

言外之意是赵巽也有私心,想要自己儿子进入国子监,却又不好自己开口,便找上了詹事府左中允刘理顺帮忙。

“父皇,不是的……”朱慈烺正要解释,却被打断。

“朕都知道的,早就等着那赵巽主动‘开口’呢!”

崇祯皇帝笑着,很快又摇了摇头:“但,吾儿啊,你要知道,那赵旭是个软骨头,毫无读书人的风骨,日后,若教这等人进入朝堂为官,又能有什么作为呢?不过是给朝廷增个狗贼叛徒罢了。”

言语之间,已有锋芒显露。

这么多年来,大明的叛徒,可是不少!

朱慈烺见状,微微垂着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你放心吧,为父心里有数。”

崇祯皇帝挥手,顺势揉着额头。

不大好办啊。

懂的徇私情与变通的赵巽,可当大用,而一个窝囊废软骨头……要怎么用呢?

当真格外恩典那赵旭去国子监读书?

按理说,只要是七品官以上的子弟,都可以进入国子监读书的,可赵旭那小子实在是太不像话啊。

时光恍然,四五日过去了。

期间,崇祯皇帝仍旧没给出具体的答案,整个京城也一如往常,直至这一日。

中秋之后的大明京城,天朗气清,约中午时分,一间无名小院中,十余人掌柜商人皆穿着带鲜艳的袍子、冒巾等,正拘束的站着。

前方,一老者端正坐,笑呵呵巡视十余掌柜商人。

“我姓牛,是个管家,具体是哪个府上的管家呢,你们不必清楚,也不必太紧张。”

“今日,将尔等叫过来,是有好事的。”

“我呢,无意间得到一批白糖,你们先看看,能多少钱收下,又由谁来收。”

言语间,有人抬着几个袋子到跟前,展开。

“我当然也清楚你们多少有些身份,没关系。”

“在这京城,大家都是勋贵,互相给点面儿,是吧?”

“喏,看吧,看完之后出个价。”

说罢,那牛管家便闭上了眼。

十余掌柜商人面面相觑,皆相当不自然。

不对劲的。

单看眼前这几袋子的白糖,大约二三百斤,便都是上等白糖,也就价值二三十两银子罢了。

那么,只是因为二三十两银子的事情,便将他们十余掌柜都叫了过来?

实在没必要吧?

嗯?

风声大,雨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