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坏了,我爹成了我大哥(1 / 2)

 紫禁城,养心殿。

崇祯皇帝正忧愁着。

这两日,又是白糖价格骤然下跌,又来了万余流民,杂乱事宜,令人烦闷不已。

白糖的事情还没弄清具体如何,又来了这么多流民,怎么办?

以而今朝堂的能力来看,几乎是束手无策的。

先前的流民,有两位小公子出来赈济了,这一次的呢?

总不能再指望人家吧?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

你先前的流民得到了赈济,后来的流民见状,若朝廷一点反应没有,会怎样?

同样是流民啊,你朝廷为什么只赈济前面的人?

如此便产生了不公,极容易出事的。

所以他这边就就考虑着赈济这后来的一批流民,没钱归没钱,得想法子啊。

跟着他就开始犯愁起来,内阁、户部这边,他都问过了,简而言之,还是一个字——穷。

没钱啊。

户部的库府都能跑耗子了,许多朝廷命官的俸禄还欠着呢,拿什么赈济流民啊?

而就在他烦闷的时候,小太监匆匆走来:“陛下,户部郎中赵巽求见。”

赵石头?

崇祯皇帝眼底闪过一抹厌烦。

不用想,那赵石头专门跑过来求见,必定是为了那新来的万余流民的问题啊。

看意思,应该是朝廷这边若置之不理,那赵石头便能在这养心殿说上三天三夜,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一想到这事他就更加不想见那赵石头了,便准备吩咐下去。

然,他这边还未开口,外面便传来赵巽的声音:“陛下,臣户部郎中赵巽,求见!”

“啊……进来吧。”崇祯皇帝不耐烦的挥手。

很快赵巽步入大殿,深深躬身后,有些激动道:“臣……恭贺陛下,今我大明良才辈出,大忠之人涌现,实乃大喜事。”

喜事。

崇祯皇帝暗自翻了个白眼。

这都什么时候了,那一万流民永不两日就到了,你跟我说是喜事?

“怎地了?”他问。

“是这样的,陛下,臣去那流民聚集地打探过了,那里的流民过的还不错,最主要的是,臣与那管事之人商议一番,那管事人竟同意了再度收留、赈济这新来的万余流民。”

“嗯?”

崇祯皇帝侧目。

好家伙!

大魄力!

面对新来的万余流民,竟准备收留下来。

他有些不敢置信:“那管事人……当真这么说?”

赵巽忙点头:“是啊,臣只是前去试了一试,没想到,那管事人竟是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

“好,好好!”

崇祯皇帝长长出了口气。

莫管怎样,这万余流民的大危机,算是勉强解除了啊。

跟着他便想到了背后的两个小公子。

看看吧,前后赈济两万流民,不知道付出了多少银子和精力,就是这样的如此大忠之人,竟从未露面,没有半点虚荣。

这,才是真正的忠啊!

“朕虽不知这两位小公子具体是谁,可他们做的事,却是令人敬重的,可谓是赤胆忠心啊!”

崇祯皇帝感慨着:“来人,两位小公子赈济流民有功,赏他们二人为员外郎。”

这便是赏赐官职了,虽然所谓“员外郎”而今只是虚职。

嗯……连那两个小公子的姓名都不知道,就要赏赐官职。

“陛下圣明。”赵巽捧了一嘴。

“朕哪里圣明了,呵,是这两个小公子做的极好啊。”崇祯皇帝慨叹。

很快,消息传出,偌大朝堂百官皆侧目。

怎么个意思?

那两个小公子,又要赈济新来的一万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