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好吃(1 / 2)

 宝座之上,崇祯皇帝暗自欣喜。

痛快!

这赵石头一番言语,直戳朝廷根本问题,叫诸多口口声声江山大义之人,哑口无言。

说的好!

骂的好!

他深吸一口气,竭力隐忍着道:“赵爱卿所言,言之有理啊,众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下侧百官皆默然。

能说什么?

那赵石头都将经商跟万千百姓生死、朝廷社稷挂钩了,且言之有物,根本驳斥不啊!

这个时候你再拿祖宗制度、商道低贱说事,完全没用啊!

什么制度、商道尔耳的,能比得过大明无数百姓的生死?

“如此说来……那赵牛庄的制糖作坊偷偷经商以养两万流民,虽是不大好,却情有可原啊!”

崇祯皇帝说了嘴,等待片刻见百官没有反应便拍板:“那就这样,朕一会教伴伴去申饬那制糖作坊一番,令他们务必善待百姓。”

制糖作坊经商一事,大抵告定。

百官无话可说,差不多也就退朝了。

然,就在此间,户部尚书李待问轻咳一声站出。

“禀陛下,臣听闻那制糖作坊以忝菜制糖,此举,自古来都没有,因为忝菜的含糖量并不高,产糖量有限,那么,想来制糖作坊这边经营这些日子来,定是亏本的。”

以忝菜制糖,亏本经商。

崇祯皇帝立刻会意。

正常的商人,逐利,压榨民脂民膏。

而赵牛庄的制糖作坊,虽是经商,却没逐利,反而还亏本经营。

这还是经商吗?

这是妥妥的为朝廷分忧解难啊!

“竟还有这层关系吗?”

崇祯皇帝也是有些诧异。

乍开始,他几乎将所有心思都集中在买白糖经商方面了,回头想来,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如此看来,那制糖作坊,也确实是忠君爱国啊,不负朕亲赐的‘大公’二字,好,那便不要申饬了。”

一言之下,连申饬,也就是简单的口头告诫都免了。

很快,早朝结束,百官退散。

出来皇极殿,格格不入的赵巽反倒走在了前头,身形挺直,直看得后面许多人牙痒痒。

这赵石头,太不是东西了。

明明是读书人,干了什么事?

反读书人、反儒学!

口口声声经商可济天下百姓。

这是人说的话?

不多时,户部衙门。

“多谢尚书大人仗义执言。”赵巽躬身。

“哎,说这些作甚。”

户部尚书李待问笑了笑,感慨道:“今日,你能出现在早朝,极好,大明,需要你这样的人。”

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身为户部天官,对于而今大明各地的形势再清楚不过,确实是危机四伏,叛乱不断。

譬如京城的两万流民,这些人,还算好的呢,很多地方的百姓活不下去,等什么朝廷赈济,干脆脖子一横,反他大爷的了。

“老夫年岁已高,不多久便会致仕,小赵啊,你,要加紧一些了。”

“下官惶恐。”赵巽躬身。

“你惶恐个屁啊,哈哈,这大明,也有你赵石头怕的事?”

尚书李待问笑骂:“那制糖作坊大局已定,你不要亲自去看看?行了,滚蛋吧。”

赵巽便笑呵呵的退下了,一路出了衙门,走了片刻,便来到一处小摊跟前。

此间,四周百姓正围拢着,见赵巽一身蓝色袍子,立刻便知道这是朝廷命官,忙退让开来。

“官爷!”

糖果摊主凑前见礼:“您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