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茶叶(1 / 2)

 有了油盐酱醋,乃至于鸡精,味精的制造方法之后,炒菜的问题可以说已经是完美的解决了。

解决了炒菜这个主食的问题之后,苏伏觉得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

就是茶和酒。

茶和酒这可是好东西,尤其是在人极度疲劳的时候。

不管是喝一壶茶,还是饮一杯酒,都是极其的舒服的。

茶这个东西,这是我们华夏的本土饮品。

华夏最古老的茶树,名字叫做“锦绣茶祖”,这颗最为古老的茶树,足足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完全可以称之为茶树界的活化石了。

华夏人喝茶,那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的。

可以说,喝茶贯穿了整个华夏泱泱五千年的历史。

说华夏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会喝茶的,那丝毫不为过。

至于,那些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扶桑人,他们引以为傲的茶道,实际上都是从华夏这里剽窃过去的。都是一些咱们华夏玩剩下的东西,被他们当成了文化宝物。

自打商周时期,华夏人就有了饮茶的习惯。

不过,一直到了唐朝时期,著名的饮茶大师陆羽编写另一本《茶经》,让茶有了一个系统的喝法。

也正是因为编写出了这本《茶经》,陆羽在后世也被称之为茶圣。

可以这么说,在喝茶的人眼中,茶圣陆羽就和在喝酒的人眼中,就和酒祖杜康那是一个地位。

不过,华夏人喝茶的方式,也一直在改变。

或者说,是在进化。

在商周时期,人们喝茶,不应该说是喝茶,而是应该说是吃茶。

在那个时候,人们一般是将茶叶摘下晒干之后,直接放在嘴里嚼。

可以理解为,午后休闲小零食的吃法。

到了秦朝时期,人们又将茶树枝叶和嫩芽一起在锅里煮开,然后喝掉茶汤。

由于加了茶树枝叶的茶汤煮出来有些粘稠,有点类似煮粥。

于是,这种煮茶的方法,就又被称之为粥茶法。

因为加了茶树枝叶的茶水,煮出来十分的苦涩,所以,也被称之为苦茶。

到了西汉时期,兴许是因为觉得秦朝时期的苦茶实在是太苦了,难以入口。

西汉时期,就又将秦朝的粥茶法来进行了改良。

西汉时期,人们添加“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和茶叶一起熬煮,用这些佐料和刺激性调味品的气味,来掩盖茶叶自身的苦涩。、

不过,这种煮茶的方法,煮出来的茶叶依旧像粥一样浓稠,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依旧是粥茶法。

到了西晋时期,茶叶的饮用方法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浓稠,苦涩,带着很多怪味的粥茶法,基本上已经被淘汰了。

西晋时期的贵族,在华夏泱泱五千年的历史当中,也是出了名的会玩。

在这个时期,有人开始将茶叶磨成粉末,然后用水煮开饮用。

也是在这个时候,不加入其它佐料,而是以茶叶本身味道为主的饮茶法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