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必须废除门客制度(1 / 2)

 如今的大秦,读书真的是绝少部分人的选择。

除了那些世袭罔替的贵族之外,普通百姓能够读书的机会,那几乎就是被诸子百家看中,收为门徒,接受诸子百家的教育。

但是,能够被诸子百家看中的人,一般都是极其聪慧之人。

普通百姓能够读书的人,还是极其之少数。

最关键的是,普通百姓人家,也不喜欢读书。

大秦普通百姓的思想当中,读书没啥用啊?

书读的再好,他不顶吃不顶喝的,有读书的功夫,多收拾几亩地,来年多收成一些粮食,他不香吗?

这就是大秦百姓的思想,而造就了这个思想的主要原因,就是大秦的官僚制度。

如今,大秦的官僚制度是军功制度和门客制度。

武将的晋升基本就是靠着军功制度,在军中立下了多大的功劳,你就当多大的官,得到多大的赏赐。

大秦能够一统六国,靠的也正是这套简单明了的军功制度。

大秦的军功制度,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的。很公平,只要立功,就算是贫民百姓也能出头。

当时,相比之下,这个门客制度就有点不那么透明了!

甚至可以说,这个门客制度有点操蛋。

大秦百姓之所以不喜欢读书,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个门客制度。

文官和武将不同,武将在战场上立功,杀敌多少,缴获多少,这都简单明了。杀多少敌军,能当多大的官,这都可以进行量化。

但是文官不一样,文官的贡献,相对来说不好量化。

而大秦在统一六国的过程当中,由于文官的缺失,为了招纳六国的人才,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门客制度。

这个门客制度,就是说。朝中大臣可以招募人才,为自己的门客。

这些门客不算官员,只能算是大臣的幕僚,门客的俸禄,也是由大臣自行发放。

这些幕僚平时给大臣们出出主意,当他们得到了大臣的认可之后,如果又恰逢朝廷有了官职的空缺,那么这些大臣就会举荐自己的幕僚填补这个空缺。

这个所谓的门客制度,在乱世倒还好,乱世是以征战为主,武将是主导。

文官只负责安稳后方,门客制度勉强能够应付。

大秦统一天下之后,这个所谓的门客制度,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事实上,大秦的二世而亡,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这个门客制度。

门客制度,太容易结党营私了。

我举荐我麾下的门客当了官,那这个门客当官之后,自然就与我抱团。

你举荐的门客当了官,自然又与你抱团。

始皇活着的时候还好,只要始皇活着,这些大臣们也就在私底下斗斗,没人敢整什么幺蛾子。

但是,始皇要是一旦驾崩,毫无疑问,问题一下子爆发了。

历史上,始皇死后。

赵高联合李斯矫诏赐死公子扶苏,立胡亥为皇帝。

他们为什么敢这么干,甚至,在公子扶苏被赐死,胡亥称帝之后,朝堂之上甚至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

为什么会这样,正是因为门客制度。

朝堂之上的大臣,很多都是丞相李斯举荐的,他们都当过李斯的门客。

这些大臣,自然就唯李斯马首是瞻。

既然李斯同意了赐死长公子扶苏,立胡亥为皇帝,这些大臣自然也不会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