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要想富,先修路(1 / 2)

 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毫无疑问住是最容易赚钱的。

哪怕是普通百姓,在大秦的经济发展起来之后,百姓手里有了余钱,他们的第一个需求,也绝对是房子。

这就好比,现代社会,掏空家产,还得背上几十年的贷款,也要买一套房子是一样的。

华夏百姓自古以来那都是最恋家的,什么是家?

房子就是家,房子就是根!

所以,百姓的手里有了余钱之后,他们绝对是要换房子的。

毕竟,谁也不想住在那种既漏风,又漏雨的破烂茅草房里。

房地产行业,等到苏伏穿越之后,这是一定要搞起来的。

先搞一些漂亮的别墅,毫无疑问,那些有钱人,对于撞上了透明窗户的别墅,绝对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

先将钱从这些有钱人的手里赚过来,然后苏伏的手里有了钱之后,就可以用来反哺百姓了。

发展经济,这又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还是之前说过的那个问题,要想富,就得先修路。

现在大秦虽然已经有了秦驰道和秦直道,但是,却并没有覆盖整个大秦。

秦直道和秦驰道不过是覆盖了咸阳等几座大城池之间的道路而已,从本质上来说,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

等到苏伏穿越之后,他一定要修路,最起码,也要将县与县之间的道路全部打通。

大秦是郡县制,每个县下面除了县城,就是各个村庄了。

县与县之间打通了道路,才能够互通有无。

道路不通,就代表着商品无法流通。

比如说,这个县丞盛产粮食,那个县城盛产布匹,而这两县之间由于道路不通,运输成本就会极其的昂贵。

而商贾是不会做配备生意的,运输成本昂贵,那么他们必定要翻倍的从商品上挣回来。

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的价格就涨上去了,布匹的价格也涨上去了。

粮食的价格贵了,那么百姓在吃饭的时候,就会省着吃,或者混合着一些野菜之类的东西吃。

这样一来,粮食的销量也就会下降。

同样,布匹也是一样的道理。布匹的价格涨上去了,那么百姓添置新衣的欲望就会降低,布匹的销量一样会下去。

而一旦道路打通之后,运输成本下降,那么商品的价格也会下降。

除此之外,道路打通之后,还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能够让更多的商贾加入到行商的队伍的当中来。

现在,大秦的商贾分为两种。

一种,是本地商贾。他们在某个城池当中开设商铺,只做本地的生意。平时的货物,除了本地有产出的货物外,其余的都要向合作的商队进货。

这种开设商铺做生意的商贾,可以理解为零售商。

而另外一种,则是商队。

商队把一个城池的货物,运输到另外一个城池销售。当然,他们不会自己进行销售,往往是将货物倒卖给本地商贾。

这种商队,可以理解为批发商。

相比于在城内开设商铺的商贾,商队需要的成本更高,而且也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