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纸制书籍(2 / 2)

这些,蒙毅暂时还不知晓。

“公子,这书籍该如何卖,又价几何?”蒙毅朝着扶苏问道。

扶苏想了想,说道:“这第一批书籍,给我往贵了卖,能卖多贵卖多贵!”

“即便咱们日夜不停的造纸,日夜不停的印刷,前期出产的书籍也是十分有限的。”

“这前面的纸制书籍,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落到穷人手里,必然是那些达官显贵,富豪商贾买的到。”

“既然卖的便宜,也落不到穷人手里,那不妨先从这些人手里搜刮一次钱财。”

蒙毅略作思量片刻,问道:“若是这样,穷苦人家岂不是依旧无书可读?”

听到蒙毅这话,扶苏摇了摇头,回答道:“你想一想,咱们的纸制书籍一旦开始售卖,有钱人必然蜂拥买入。”

“这种情况下,现有的这些竹简书籍没了这些市场之后,必定会降低售价。如此,那些穷苦人家就绝对买得起竹简书籍。”

“纸制书籍并非消耗品,同一种书籍,可以用上很多年。所以,热度持续不了多久的。”

“等到有钱人买完书籍之后,咱们再将书籍的价格降低下来,到那个时候,穷苦人家也就买得起了。”

这个售卖办法,也是现在最好的售卖办法了。

前期的产量有限,这就意味着,穷人是不可能作为第一批拥有这些纸制书籍的人。

即便扶苏降低售价,便宜的也是那些有钱人,达官显贵而已。

大秦有照身贴,也就类似现在的身份证。

即便是凭借着照身贴购买,穷人哪怕能够买得到,最后,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一样会巧取豪夺。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如何,好东西一定是有权有势的人先得到。

既然这样,扶苏倒不如先利用这些东西,来发一笔横财。

不止是书籍扶苏打算这么卖,就连纸张也是一样。

扶苏想了,纸张前期的产量一定是供不应求的,既然这样,就先高价售卖。

等到市场接近饱和之后,再降低售价。

扶苏这番话说完之后,蒙毅也明白了扶苏的意思。

特权阶级,在大秦是不可能打破的,包括蒙毅自己,也属于特权阶级。

既然不能打破这个特权阶级,那么,就利用。

细细思量一番之后,蒙毅觉得扶苏的这个办法很对。

只要纸制的书籍开始售卖,那么原本卖竹简书籍的书局,丧失了有钱人这一批顾客,就要降低竹简书的价格。

要知道,很多穷苦人家现在可是连竹简书都买不起的,很多都是借书阅读。

这样的话,让穷苦人家能够买得起竹简书,也已经很不错了。

“公子,咱们自己办书局吗?”蒙毅朝着扶苏询问道。

在大秦,卖书的地方,就叫做书局。

不过,现在大秦的书局都是竹简书,而且这些竹简书卖的很贵,绝对称的上是暴利。

用纸制书籍捞钱,讲究的就是一个速度。

现在自己办书局的话,恐怕是来不及了。

因为,扶苏不仅要在咸阳捞钱,还要在整个大秦捞钱。

想要让自己的书局遍布大秦,这并非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