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朝堂纷争(1 / 2)

 话说大燕天道元年,大雍王朝口头答应割让给大燕河北、河东、陇右、关内四道大部分的土地,大燕皇帝郝连勋原本想以此为根据地,进一步入侵中原,最终一统天下,不想四道汉人不愿为亡国奴,纷纷起义,顿时四道数十州之地遍地烽火,基本全部陷入起义军的汪洋大海之中,那些义军驱逐了大燕在四道之地为数不多的守军,占据城池,那些起义军的领袖率领几万人的就称王,带着几千人的就称公,最次也称个将军。他们大都数人胸无才干,但是四道之人害怕家园被靺鞨人所毁,在民族大义的鼓动下,参与他们。</p>

对于如何统治四道道之地,大燕朝廷内部议论纷纷,皇帝郝连勋为了统一朝廷共识诏众臣廷议,没想到皇帝刚将这个问题一抛出,低下群臣便七嘴八舌说了出来。有一些人主张四道之地,以汉人为主,与草原情况不同。当地不少汉人支持起义军对抗大燕,所以大燕应该将当地汉人,全数杀光、或者送给诸功臣为奴,然后万马踏平农地,播种牧草,使其变为草原,这样才能够统治四道之地,剿灭当地的起义军。皇帝郝连勋听到后大呼不可,说四道之地汉人众多,是杀不完的,况且大燕一向是仁义之国,不能破坏他人的家园。</p>

当皇帝说完这番话后,天下兵马大元帅梁王郝连郧提出应该在四道之地,立一个傀儡皇帝,来统治四道之地,以华制华,来剿灭当地的起义军,并且提出当年大雍王朝的皇子郑浩与大雍兴宗皇帝争夺皇位失败,逃奔我们,现在我们正可以利用他的身份,立他为傀儡,来间接统治四道之地。由于郝连郧身为当今皇上的弟弟,同为符太后所生,而且位居天下兵马大元帅,郝连勋也曾对符太后表示要兄终弟及。因此在朝中势力甚大,而且草原许多部落领袖都与他有往来,所以不少大臣附和他的意见。郝连勋听到弟弟的发言后沉默不语,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他的内心,他是不会同意郝连郧的意见,毕竟四道之地可是他又不能明着反对郝连郧。</p>

就在此时,尚书左仆射赵若冰站出来反对。找若冰原始中原汉人,年少时家贫,刻苦读书,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题名,一展内心的抱负,只可惜屡次科考都未能考中进士,又身逢乱世,没有营生之法,听闻东北靺鞨领袖郝连泰虚心纳贤,故前往东北投奔,当了他的谋主,为他出谋划策,郝连泰得到他之后,引为心腹,并且还让他教导他的儿子郝连勋学习中原典籍,数十年来忠心辅佐郝连家族,当初郝连勋能够称帝建国,趁乱入侵四道之地,并且建立一系列官制,都是出于他的手中,他还提拔任用了一批汉人为官,如今已经成了大燕汉人官员的领袖。他身为汉人,自是不能让皇帝采取梁王的意见,而且虽然他已经年过六十,但仍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衣锦还乡,如若按照梁王的意见,恐怕自己的梦想永远无法实现了,他又怎么可以甘心如此,于是站出来向皇帝进言,提出我们应该用轻徭薄赋的方法恢复当地生产,并且开科取士,笼络当地士族之心,并且派大军进剿起义军,但要采取惩罚首恶,宽恕其余从犯的方法来笼络他们。抚剿并用,才可以平息起义,然后以四道之地为根基来进一步夺取中原,一统天下,才是大燕未来强盛之道。赵若冰说完,不少汉臣附和。但不少番臣害怕如果开科取士影响他们的子弟将来做官,拼命反对。</p>

在两派人吵得不可开交之时,皇帝郝连勋将目光投向他的皇长子永安王郝连璟的身上。郝连璟是当今皇帝的长子,在攻伐大雍的王朝的战役中独当一面,深入中原腹地,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他竟然还懂得约束部下,让他们不要肆意抢掠,表现出一定的政治才能。</p>

郝连璟看到父皇看向自己,也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到了。他知道早有意立他为太子。可是无奈奶奶偏爱梁王,父皇又生性孝顺,不能忤逆祖母的意思,更何况当年祖父在西讨途中病逝,由父皇荣登大宝,可是许多靺鞨贵族心中不服,祖父的弟弟郝连贵又发动反叛,若不是祖母坐镇中枢,指挥平叛,又平抚靺鞨诸部,自己的位置才能坐稳,祖母有大功于父皇,而叔叔也多年来东征西讨,也有大功于父皇,兄弟感情也很不错,父皇无故实在不能废去叔叔的皇位继承权。</p>

“璟儿,你怎么看?”郝连勋见儿子迟迟不发言,开口问到。</p>

听到父皇向自己提问,郝连璟不紧不慢的走出队列,说道:”启禀父皇,儿臣赞同赵仆射的观点。父皇知道,靺鞨虽为草原第一大族,人口不过是一百五十余万而已,东北之地还有归附的汉人不过三十余万,加上其余各部,人口也不足三百万。可四道之地有近一千万人口,怎可轻易舍弃。请父皇想一想,当年的北胡是何其强大,同样统治草原,并且和大雍的武宗皇帝相互攻伐了数十载,但是一场大雪灾,使得草原寸草不生,牲畜饿死,人也接着饿死了,北胡这么强大的一个政权迅速土崩瓦解,我族若不是靠海可以出海捕鱼,并且有一部分汉人依附,开垦一些农田,恐怕也会如北胡一般瓦解,又怎会有太祖皇帝与大雍王朝联合,一统草原呢。况且如今中原大乱之象已经显出苗头,大雍王朝苟延残喘,灭亡是早晚的事,而其手下所有藩镇互不统属,中原分裂已成定局,如果此时我们只知道自守,不知进取,一旦中原明主出现,归于一统。以中原广袤的耕地,丰富的物产,数千万人口,恐怕到那时大燕灭亡之日不远。更何况郑浩何德何能,难道就因为他姓郑,我们就要将牺牲数万靺鞨健儿而得到的土地而白白给他吗?这样又怎么能对得起那数万英灵,还有立了郑浩为帝,你又怎么能保证他和他的子孙可以对大燕俯首称臣呢?“</p>

听到儿子的话,郝连勋嘴角微微上扬,因为儿子所言正合自己之意。可是郝连郧听到侄子的一番话之后,立刻表示反对,说到四道之地的汉人大都是支持叛军,不可能为大燕所用。而且还说到自己当年就不同意攻略大雍,大燕是草原国家,文化与中原不同,根本不能统治,在以前不少草原民族也曾入主中原,最多不超过三四十年要么被中原人赶出中原,要么被中原人同化,导致部族消失,大燕不应该步他们后尘,现在大燕的政治制度,已经开始被中原影响,恐怕不必中原出现明主,我们的部族就会被汉人同化,所以皇兄应该立即止步,还说皇兄既然已经做了草原之主,又何必为中原之主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