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一大冤案(1 / 2)

 对于李义桢对于手握重兵的武将不放心这一个情况,周庄十分了解,因为李义桢毕竟是一个软弱的书生气十足的人,因而对于那些在战场用自己生命去拼杀的武将没有亲近感。而且在李义桢眼中他们不是国家的柱石,而是李义桢地位的巨大挑战。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威,李义桢废了大雍皇帝的皇位,自立为帝,御驾亲征打败西蜀郑达的大军,但是这也无法表明李义桢就信任武将,在这些武将之中他最担忧的就是统帅陇右大军的雄武军节度使李友恭。</p>

李友恭是李晃的侄子,李晃如今是大齐的太祖皇帝,而李友恭如今是大齐的安王。作为大齐的宗室,又手握重兵自然是李义桢的心腹之患。而李友恭其实对于李义桢也是不怎么恭敬。李友恭是李晃的侄子,论年龄比李义桢要大几岁,随李晃或者李晃手下大将参加了好几场战斗,战功赫赫,如今也是镇守一方,统帅陇右数万大军与大燕以及西蜀军队相对峙。</p>

但是作为大齐的安王,李家子孙。李友恭会不会有觊觎皇位的野心,这个疑问一直在李义桢的心中,是李义桢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而且李义桢在李友恭面前永远是一个弟弟的身份。而李友恭也永远是一个大哥的身份。在李晃活着的时候,李友恭就是如此。</p>

虽然李晃很爱李义桢的母亲,但是他总认为李义桢不像他,反而李友恭跟随李晃在战场出生入死,李晃更看重李友恭。不过毕竟李友恭只是一个勇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李晃也没有将李义桢考虑在即位人选之中。不过现在李友恭手握雄兵,关键在于陇右驻军多战马而且战斗力也比较强悍,而且陇右的兵马很多就是李友恭招募的,他们只知道有安王不知道有皇帝。</p>

周庄知道这一点之后,故意派人秘密潜入大齐的国土。用重金贿赂李友恭手下的一个小将,让这个小将到洛阳告李友恭准备派人前往大燕,准备与大燕联合一起消灭李义桢。如何李友恭坐上皇位,他答应大燕还给李晃从大燕夺得的所有的土地,岁币也恢复成五十万,并且李友恭还愿意接受大燕皇帝的册封。</p>

这个小将一看这么多钱自然心花怒放,更重要的是这个将领与李友恭关系不好。由于他的贪财好色以及在战场上的贪生怕死,李友恭看不起他,有好几次想要将他处以极刑以严肃军纪。还好这个人贪财的同时也懂得仗义疏财,有不少好朋友,他们劝住了李友恭保了这个将领一条小命。但是李友恭在这个将领总感觉朝不保夕,而且他也想建立奇功,加官进爵。最大的功劳某过于帮皇帝铲除反贼。</p>

拿人钱财自然替人消灾,这个将领第二天就启程带着陇右一帮与李友恭有过节的人跑到东都河南府,他们刚到东都就出面高李友恭谋反,同时拿出一大堆周庄伪造的证据。李义桢看到这些证据,以及那个将领的一番话。立刻就下圣旨让李友恭进京述职。但是李义桢身边的张子振与赵汉杰都劝李义桢不听但凭几个人的片面之词就定李友恭的罪过。而应该派人调查一下看李友恭是否真的有通敌卖国的行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