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彻底平叛(1 / 2)

 李友能战败,大军被杀的十死七八。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李友能的根据地,此时卢光远手下还有一定实力,但是绝对不能够与朝廷大军对抗,面对昭义军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而如今平卢军和泰宁军的军队也北上了而且李义桢也任命了新的天雄军节度使,就是与李友能战场之上大显神通的王宗本。各路围攻天雄军根据地的部队也暂时一律由王宗本指挥。</p>

面对这样的情况,卢光远知道自己已经无法保住天雄军的这块地盘,但是李义桢最恨反抗他的人,如果他以及他的手下落到李义桢手里一定没有什么好结果。恐怕李义桢会把这些人全部处死。虽然李义桢不能说是一个残暴好杀的人,但是很少有皇帝可以容许背叛,因而这些人恐怕全部都会被李义桢所不容。因而卢光远与部下商议如今只有三种选择,要么投降李义桢,但是也就是将自己的性命交给李义桢,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只有投靠名义上的盟友,靺鞨大汗郝连珏。</p>

三条路摆在卢光远和他部下的手中,到底怎么走需要看他们的智慧,最后想要活着的渴望占据了他们的脑海,把性命交在李义桢的手里实在不妥。李义桢会怎么处置这些与李友能一起背叛的兵将,谁也不知道,但是听说李友能的尸首已经被李义桢寸磔以发泄他的心头之恨。而那些被俘的将领也被斩首示众,士兵也全部被杀。</p>

这样的消息让卢光远及他的部下是绝对不会想要投降李义桢的,但是处于活着的愿望他们也不会决定就这样战死沙场结束自己的性命,那么只有逃到靺鞨的地盘上这一条路了。卢光远和他的部下意见一致之后,立刻派人联系大燕前线的统帅叱伏列明安,问大燕能否允许他们的投奔。叱伏列明安立刻把这个信息上报给在南京燕京府的大燕皇帝郝连珏。</p>

郝连珏得到消息后召集手下文武大臣商议有的提出应该接纳,那毕竟也是几万军队,可以极大地壮大大燕的实力,但是有的大臣认为现在大燕与大齐友好,不应该接收对方的叛将,为了卢光远而得罪中原,这件事不值得,也不应该去做。最后郝连珏选择了王北辰的意见,派人说他同意卢光远的投降,同时派叱伏列明安率领部队接应他们。</p>

卢光远接到消息之后,就准备带领自己的部队北上投靠大燕,但是得到了叱伏列明安从冀州出发准备接应卢光远,因而卢光远也是率领部队准备北上,但是没想到叱伏列明安进入天雄军境内之后以帮助大齐平叛的名义突然发动攻击,卢光远手下的州县一点防备没有,就这样被打的措手不及。一下子好几个州县被占领,这一下卢光远就四处受敌了。</p>

卢光远知道自己死期不远,因而对部下说现在他已经必死无疑,部下们陪他死就不值得了,因此不如让部下化装成百姓逃走而他准备战死以报李友能的恩德。其实这帮部下很多也是受过李友能的恩德,把他们从行伍之中提拔成将领。最后他们都准备战死沙场以报李友能。而王宗本也督促各路节度使的部队快速渡河北上迅速包围天雄军的首府魏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