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崔朗之死(1 / 2)

 大齐与西蜀作战,有一件事一直让李义桢担心,就是身处江淮之地的崔朗会不会有什么动作,但是崔朗一直没有动作,就好像这场战争与他无关一样,这本来是崔朗的一个重大的机会,但是崔朗好像根本没有北上的心思,也没有趁这个机会从李义桢这里捞一个什么好处。这一点让李义桢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此时崔朗的三十万大军没有一点北上的意思,就看着西蜀与中原的战争。</p>

其实这不是崔朗不想北上,而是崔朗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崔郎此时已经病的很重了,已经到了卧床不起的地步。作为天下诸侯之中最为强大的诸侯,他知道自己这个吴王是要当到头了,他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了。但是他有一个遗憾,就是现在他还只是吴王,不是吴国的皇帝,没有皇帝的名分,只能对别人称臣是他的遗憾,就算李义桢给他赞拜不名,李义桢给他的也不是诏书而是书信,开头是皇帝敬问吴王,表现出对他的尊重,但是李义桢这个小辈是皇帝,而他崔朗是吴王。</p>

称帝是崔朗最大的梦想,但是崔朗最后还是没有走出这一步,因为崔朗不想成为天下之人侧目的人。郑达当了皇帝,因为他是大雍的宗室,他是打着延续大雍血脉,光复大雍天下的旗号,但是崔朗没有这个政治条件,而且崔朗的敌人有很多,而郑达暂时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占据中原的王朝,无论这个王朝是姓李的,还是姓其他都无所谓,只要不是姓郑,不是大雍的皇室,就是西蜀大雍的敌人。</p>

在西蜀周边政权之中,现在大诏由于几次战败已经是强弩之末,而且已经开始内乱,张建锋和卫石与西蜀的政权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之上的,因而西蜀可以集中力量北伐,但是崔朗必须要分散兵力对付刘信臣,对付明宏昌,也要对付吕岩和张建锋可能的入侵,他虽然由三十多万大军,也掌握着天下富庶的江淮之地,但是他要对付的人和应对的事情也多,甚至比李义桢还多,李义桢有几个要对付的,大燕,西蜀和他,而他要对付的是中原,张建锋,吕岩,刘信臣,当然还有宿敌明宏昌。</p>

这么多的事情要处理自然消耗崔朗的精力,而崔朗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一天不如一天,终于被这么多的事情给压垮了,他的吴王之位即将要传给下一代了。但是传给谁呢,崔朗面临着与李晃一样的问题。崔朗所有的儿子在崔朗看来没有一个成器的,要么只是安于享乐,要么就是唯唯诺诺,没有一个可以托付大事,可以保境开疆。但是不给儿子又能给谁呢,他可没有邓师道的气度,可以将地盘给张子振。</p>

想来想去,崔朗最后还是按照长幼顺序,让自己的儿子崔浔即位,但是他就必须给他准备好一个强有力的班底,好让这个看起来比较急躁的毛头小子可以保住他的基业。其实崔朗最想把自己这个儿子托付给他最好的兄弟廖本,但是廖本和刘雅却走在他的前面,廖本和刘雅接连的死亡也加剧了崔朗的病情,因此崔朗必须另外选择别人来辅佐他这个儿子,崔朗在手下文武之中挑过来挑过去,最后选了两个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