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齐之危(1 / 2)

 大燕征服乌蒙之后,郝连珏率兵回到中都长兴府,如今的大燕在北部恢复了当年北胡汗国极盛之时的版图,可以说真正达到幅员万里,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郝连珏下令召集靺鞨人迁移到空虚的牧场与边境卫戍地方,允许迁移的部众免除三年赋税,不少的贫穷的靺鞨牧民为了更好的生活就这样迁移到了大燕的边境。如此边境之地也不再空虚。如今大燕人口接近千万,实力不容小觑。</p>

虽然大燕被中原两次北伐损失不少领土,但是因为大燕的草原以及中原汉地一直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现在。北方草原之上靺鞨各部族一共有二百万,其余部族百万人左右,汉人有三百多万,海东人也有一百多万,还有还有黑水肃直人接近百万。大燕控制的人口接近千万。可以说大燕现在实力强大。虽然领土有损失,但是元气并没有损伤。这些最新统计数字是因为大燕加强了对草原的控制,因此也就更能体现大燕实力。</p>

大燕靺鞨武士,草原部族可以全民皆兵,而且大燕规定16岁到50岁的人要编入兵籍。因此大燕各部族一共可动用兵力何止二十万,应该有六十万。但是大燕国库无法支撑六十万人行动,因此郝连珏下一步就是积攒国库的积蓄。大燕比起大齐以及南方南方割据政权,虽然地盘大,但是商业不发达,农业也落后,而草原更是看天吃饭,因此国库的增加速度远远低于中原。</p>

而此时西乌蒙的可汗仆勒哥虽然做了西乌蒙可汗,但是其国土比起当年乌蒙汗国来说还是少了许多领土,但是乌蒙真正的起源地在仆勒哥手中。乌蒙汗国原本就是药杀水以西发展起来的,后来被北胡控制,在北胡衰微之后,渡过了药杀水,最终占据碎叶城,把悦般人敢去碎叶城北方。而现在郝连珏不过是帮悦般人夺回他的牧场,悦般人,靺鞨人,以及乌蒙的部众一起生活在那块土地上。</p>

而仆勒哥则占据富庶的河中地区,手下控制着不少乌蒙汗国的部众,而且当大燕控制药杀水以东后,不少乌蒙人来投奔,仆勒哥也是来者不拒,很快仆勒哥就有了原来乌蒙国三分之二的部众,实力不容小觑。但是在东乌蒙地区,不少乌蒙人还是留了下来,因为他们已经把那里当成他们的家园了。乌蒙汗国在建立之初是游牧的国家,但是乌蒙占据的土地有着许多富饶的可耕地,逐渐乌蒙汗国就从游牧到了半游牧,半耕作。而且也修建了城池守卫。</p>

而仆勒哥占据的河中地区就是乌蒙汗国最早开始农耕,也是农耕最为发达的地区。有了稳定的粮食的来源,仆勒哥才可以养活他手下十万军队。而仆勒哥也接受郝连珏归义可汗的封号,成为大燕藩属。郝连珏向他派出一位少监负责征收税收,西乌蒙汗国百姓要向大燕每年没人交纳一定的赋税。而仆勒哥也接受了,对于他而言这些赋税并不算什么,因为他得到了汗位,而仆勒哥则尊郝连珏为古尔汗,也就是众汗之汗,宣布乌蒙汗国各部族对郝连珏统治的承认。</p>

这些都无疑大大增强了现在大燕的实力,大燕又获得了一块可以稳定提供游牧和农耕的地方,而且对于原来乌蒙汗国控制下的小国,大燕仍然采取对西乌蒙汗国的做法,各小国每户一年缴纳一定的费用。大燕占据了一大块富饶的地区,乌蒙汗国在这里已经建立了水利灌溉系统,比起悦般人呆的时期,许多地方成为农田。而这些农田正是大燕各部族屯垦戍边的地方,也是大燕边境军队军粮的来源。</p>

如今成为古尔汗的郝连珏回到中京长兴府,开始派人修建大燕京城到各处的驰道,加强各处的联系,并且在驰道周围建立防御的城池作为各部节度使的驻守,也作为大燕军队可以防守的据点。而且郝连珏为了方便各部族以后的往来,以及各部族与大燕皇帝的交流,将上京再一次进行扩建和修葺,使得上京也浑然一新。同时对于此次有功之臣给予封赏,张玄通因功加渔阳县公,谈修仁也成了晋昌县公,慕容明为绥德县公,符虎也成了高昌郡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