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新济百封(1 / 2)

 李全义刚刚经历失败,大齐陷入分裂,而此时蜀军又再一次北上,可谓大齐已经进入风雨飘渺的年代,虽然大齐没有建立多久,但是有了一种江河日下的感觉。其实余福信的百封国虽然建立不久,但是也有一种江河日下的感觉。百封国重新建立之后,余福信赏赐群臣,将一帮拥戴自己的人封为大官,赐予土地以及奴婢,但是导致王室收入匮乏。</p>

在百封国的土地上,一帮子暴发户崛起,他们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在朝廷也有着极大的权势,余福信这个国王做起来并没有什么威信。而且余福信这一位百封国王也因为是被地方贵族势力支持而得到王位,为了酬谢这帮地方贵族,不仅纵容他们把持地方,也容许他们把控中央。这些情况与新济国一样,但是不一样的是新济国因为贵族掌控议政会议而掌权,而百封国则是贵族把控了各级政府官职。</p>

对于百封国,最显赫的官职就是六官评佐,分别是内臣评佐:管理宣纳;内头评佐:管理库藏;内法评佐:管理礼仪;卫士佐平:管理宿卫兵:朝廷评佐:管理刑狱;兵官评佐:管理外兵马。如今这六官评佐都是由地方豪门势力把持的,他们掌控了余福信的朝政,而随着余福信打仗的弟兄却因为出生贫寒而得不到高位,只有一些贵族出身的人为才获得了一些重要的职务。</p>

其中余福信最重要的谋臣沙都仇为内臣评佐,负责传达他的旨意,还有就是他的妻弟解阶为卫士评佐管理宫廷的守卫,但是这两个人也是出于地方大族,只不过他们受余福信的信任。可是他们毕竟是大族,而那些有才能的人去只因为出身平民而得不到应有的职务与权力,而那些除了有钱一无是处之人却在享受高位与俸禄。</p>

这其实就是余福信的无奈,也是昔原宗的无奈,毕竟他们现在的用人知道遵循的是已经陈旧的方法,当年中原也曾经如此,但是中原最终用科举制代替了九品中正制,而大燕虽然是世选制度,但是也是从世家大族之中选取贤才,随着科举制度在大燕形成,大燕世选制度也在变化,用一定的考试来选取世家大族之中的贤才成了世选制度的主体。</p>

当然随着大燕建国时间久了,许多大燕的世家大族,部落贵族都开始腐化了,郝连珏便下令世选向部落中的平民开放,使得一帮有至于报效足够的普通大燕的草原百姓也有了机会,这便是郝连珏作出的改革,但是在新济国与百封国,官员的任免最主要的还是看出身,出身不高的,休想做大官。</p>

余福信与昔原宗不是不想改革,但是他们没有条件,郝连珏是通过几次事件打击了地方部落贵族的实力之后才能够改革世选制度的,但是余福信与昔原宗手下的一帮贵族与豪强自从掌握权力开始,不仅大肆兼并土地,而且招募私人武装,这些人的私人部曲成百上千,有的甚至过万,隐匿在他们手中的人口少的几十户,多的便是上万户百姓。有一些贵族他的庄园已经有了一个城镇甚至一个郡的规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