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相同境遇(1 / 2)

 白玄庆也知道罗耶复国是不可能的了,但是祖先曾经有誓言要子孙后代勿忘国仇家恨,定要消灭济国,因此当年白氏家族就协助高罗国灭了济国,现在白玄庆也是如此。他也要再一次协助高安国消灭新济国,因此他建议高诵故意放走昔南解,随后又建议高诵在他们同室操戈之后就派遣军队南下乘机火中取栗,坐收渔翁之利。</p>

这一次高诵派出五万兵马,就是准备坐收渔翁之利的。虽然高诵的军队数量现在还不如新济国,但是这两年来高诵一直在练兵以及打造精良的武器,而且高诵也提拔重用了几个能征惯战的将军,有一些曾经是高煦的人,高诵也不计前嫌的重用,让那帮将军感激涕零,而且高煦已经死了,他们也就誓死效忠高诵了,而这一次领兵打仗的就是原来高煦手下的将军,与昔原宗曾经是一殿之臣的康玄弼。</p>

康玄弼是高煦的幕府之臣,高煦对他有着活命之恩,要是没有高煦,他们一家恐怕都会因为饥荒而饿死。因此康玄弼对高煦忠心耿耿国,在高煦称王的时候,康玄弼就做了带兵打仗的将军,后来高煦失败了,但是他依然不投降,最后为了下属的生计考虑而投降。而高煦也十分嘉奖他的忠义,留用他在身边,现在高诵回到开京,就让他率军反攻新济国。</p>

对于新济国的兵要地志,康玄弼十分熟悉,因此带领部队南下之后就乘着新济国边境不稳的时候大肆的攻城掠地。而金国仁却必须先对付昔南解,才可以对付康玄弼。不过火上浇油的是,余福信也派来了将军率领军队自西向东而来。</p>

余福信这一次看到了一个好机会,本着能捞一点是一点的精神,并且秉着捞了全是自己的原则,将新济国的百姓分配到百封国的荒芜土地上,让他们成为国家的自耕农,担负国家税收以及履行对国家的义务。百封国的土地被贵族大量兼并,王室缺少自耕农,因此百封国国库不充足,而这一次余福信就是想让百封国的国库充盈起来。</p>

虽然余福信手下虽然贵族权力很大,但是权力地位比起昔原宗要稳固的多,倒也只是余福信可以掌握兵权而已,但是兵权需要有将领去带兵,而百封国带兵打仗的将领都是平民出生的,他们是余福信的臂膀,也正是因为他们,余福信不至于权威尽失,作为百封王余福信才不会完全成为橡皮图章。</p>

百封国贵族虽然有私人部曲,但是一般而言也就是看家护院,而且百封国贵族的私人部曲数量也没有新济国的多,毕竟百封国的人口在高安国,新济国以及百封国三国之中是最少的。这一次余福信发兵新济国其实还有一个目的,他故意说他准备一举灭亡新济国,让百封国的贵族与地方豪族将他们的私人部曲全部交出来支援战争,许诺拿下新济国之后,给予他们大片的土地,上万户的人口。这帮人兴冲冲的把自己的部曲交了出去,因为余福信还承诺出力越多得利越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