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燕休息(1 / 2)

 &#12288;&#12288;安南地区暂时归于平静,吕陟称帝这件事情对于天下似乎没有出现太多的问题,因为岭南大片地区早就是吕陟的了,他是做南越王还是做大粤皇帝,对于别人而说没有什么改变,最多是李全义暴跳如雷之后的无可奈何,谁让他现在也无法发兵攻打岭南,自从周庄死后,他就要全心全力对付王宗本,对付北方的叛军。</p>

王宗本此时早已经与郝连珏取得了联系,郝连珏答应他靺勒不会南下的。因此王宗本无后顾之忧。这其实就是王北辰的二虎相争之计。原本郝连珏计划双方大战,筋疲力尽之时,大燕南下把王宗本与李全义一锅烩了。但是这个想法遭到宰相与将军们的反对。</p>

以符虎为首的宰相反对,理由简单,大燕现在没有做好准备,一旦大军进入中原,再一次爆发像高祖郝连勋在位时期的那种大起义怎么办,对于这个,符虎等人记忆犹新。虽说幽州,云州等地百姓对于大燕忠诚度比较高,但是王宗本治下以及李全义治下的中原对于大燕还是有敌意的,当年没有敌意的人,早就被移民到了其他地方,因而留在河北,河东的都是对大燕有敌意的。</p>

同样反对的还有移剌明里,叱伏列明安等大将,他们反对的理由是大燕军队的粮饷不是很充足,国库也不富裕,而且一旦南下作战恐怕一些内心对大燕不服从的部落会乘机造反,因此也不主张打。同时崔承庆等一些汉族大臣也不主张打。只有王北辰主张打,王北辰有如当年的赵若冰一样,他主张打有他的主观原因。</p>

王北辰想要向全天下证明自己当年投靠大燕是对的,自然也想把他作为大燕宰相的威风展现给全天下的人看,自然还有就是想要可以回到故乡祭奠他的父母,多重想法交织在一起,才会导致王北辰总是一有机会就撺掇郝连珏南下。但是郝连珏最终听从了大家的意见,他也知道有些事情急不来,需要慢慢改变。</p>

时间是一切的魔术师,可以改变许多东西,大燕有着强悍的军队,但是没有一统天下的国力,大燕的国库虽说最近增加了不少,但是比起中原是显得捉襟见肘,比起江南一些富裕的国家更是远远不如,每一次崔吴的使者渡海来到大燕,郝连珏迎接的时候,崔吴的使者所贡献的金银器件是郝连珏看都没有看到的。</p>

也难怪大燕皇帝没什么眼界,毕竟那些金银器做工的精美,其技术是草原的工匠远远达不到的,不仅达不到,而且无法达到,毕竟技术不如他人。就算在乌蒙汗国的王宫,也没有这样的精美器具。虽然器具精美,但是郝连珏却觉得这些是玩物丧志,不过也有用处,他把这些赏给了大燕的那帮藩属国,就让他们玩物丧志吧。</p>

不过对于赫连部以及几个一开始就支持赫连部的其他几个部落,同时保持靺勒人的骁勇善战,郝连珏要求他们保持尚武的风格,在郝连珏统治之下,大燕是一个尚武的国家,尚武之风不仅在北方,就在南方也开始流行,非军功不封侯,非有战功者,不准担任尚书仆射,中书令,侍中这样的相职,军功出身者比科举出身的官员能得到更快的晋升的机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