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初战石亀(2 / 2)

……</p>

苏毗女族使团到了于阗的消息,远在皮山州前线的班超当天便收到了广德的驿报。但他和广德感受不同,班超并不担心昆仑女国对于阗国有什么威胁,相反,他忧心忡忡,心悬到了半空,他判断寒菸出使苏毗国之行必然遇到了危险!</p>

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九月八日,石亀突然派小校来下了战书,约定后日——也是九月十日,与于阗国兵决一死战!</p>

或许是这战书本来就是写给班超的,因为这是用汉文隶书书写的。或许是未战先怯有点心虚,或许是想吓退班超,石亀还在书中狂妄地扬言,“呼衍都尉自率多国大军五万人马即至于阗,城破之时,玉石俱焚”,且“于阗国有能接吾三十合者,吾即退兵!”</p>

班超礼遇了来使,他提笔在战书上写了一个隶书汉字“可”,然后便遣回使者!</p>

两军已经摊牌,大战便在后天。班超升帐宣布了石亀的挑战后,淳于蓟即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做了部署。散帐后,大都尉休莫广鵛回到自己营中,见麾下众将都有畏惧之意,休莫广鵛只得悄悄做好安排,以便此战一旦战败,将尽可能让于阗国众将活着回去。不是惧战,而是将来保卫西城,还得靠他们哪!</p>

汉明帝永平十六(公元73年)阴历九月十日,天刮大风,戈壁滩上风沙弥漫。朝食后,于阗国兵与莎车国兵倾巢而出,在西皮水西岸的戈壁上按约先后摆开了决战阵势。班超下于阗后硬着头皮打的第一场生死大战,正式拉开了帷幕!</p>

北面是浩瀚的千里流沙,南面是昆仑山脉,脚下是无边无际、乱石遍地的戈壁荒漠。于阗国兵刚在西皮水西岸的戈壁荒滩上列完骑兵阵形,莎车兵便也漫山遍野而来,双方用弩箭射住对方阵角。</p>

冷兵器时代,两军野战最基本的战争形式是混战。野战的模式一般是“旅进旅退”,即大军结阵进攻或结阵防守,撑过对方如蝗的矢石雨后,才真正接敌。接下来,便是两军混战,直至对砍到分出胜负为止!</p>

但这一次由于石亀战前对班超研究得太过透彻,他并未催军掩杀混战。他下的战书便是要以勇力单挑,于是班超与石亀的第一次交战,便成了极其少见的双方将帅之间的勇力搏斗!</p>

呼啸的风沙阵阵掠过,两军顶着风沙列阵完毕。班超麾下的三千于阗国兵均为轻骑兵,他们没有下马列成强悍弓兵、弩兵和枪兵阵等能坚固防守的大阵。为便于骑兵集团出战,汉使团作为班超的中军位于中间,尉迟千的边防营一千骑卒列阵在左侧,大都尉休莫广鵛麾下的两千劲骑列阵在右侧。</p>

两军对垒,兵力弱的一方列出这样的进攻阵形悖于常理,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骑兵长于战场冲杀、战场机动,却不利于防守,即便三千骑全部下马结阵防守,如果石亀骤然挥动全军来攻,于阗国三千骑在这空旷无垠的戈壁滩上无论如何也是守不住的!</p>

对面大阵中的石亀站在大纛下,看着班超列出如此阵形心里曾蠢蠢欲动过,差一点下令左军、右军的骑兵包抄攻掠。但最终他忍住了,并非所谓的战书束缚了他,战场之上能打赢便是王道。他之所以没有破坏战书约定,既是忌惮班超的骑兵冲杀之能,同时更对粮秣、草料不足的万五千莎车国饿兵没有信心。试想,如果打草惊蛇,班超迅速退入两座坚营,想短时间内踏平两座坚营绝非易事!</p>

因此,莎车国兵有骑兵五千骑,步兵一万余人,摆出的却是一个防守阵形。黑色的战旗连天被野,前、后、左、右四军,结成密不透风的巨大方阵,每军从外至内,都由弓弩兵、长枪兵、骑兵结阵而成。而中军则位于大阵中间,黑色大纛下的乱石岗上,便是统帅石亀的位置,中军由千余焉耆精骑和二千莎车国骑卒护卫。而大都尉悉志无屠的帅旗,也位于中军。</p>

班超在马上看清石亀布下的大阵,一丝忧虑便隐隐袭上心头!</p>

“守为正着,寓攻于守——”尉迟仁悄然来到班超身后忧心忡忡地小声提醒道,“大使,需防石亀左右两翼骑兵出击包抄,令吾无法全身而退……”</p>

班超点点头,尉迟仁又退回自己阵中,立于帅旗之下。</p>

看着铺天盖地如乌云一般的的莎车军黑色战旗和漫山遍野、密密匝匝的防守大阵,再看看已方可怜的三千人马,汉使团中军众将面色也都十分严峻。以三千骑要击破这重重叠叠的军阵,简直难于上青天!班超扭头看一下左侧的尉迟千的边防营骑阵,士卒们持盾牌、长枪精神抖擞,战马不时甩尾打着喷嚏,发出“噗噗”声响。可仅靠一张盾牌,这些骑卒身上仅着皮甲,想冲过矢石雨接近敌阵,则比上青天还难哪!</p>

所谓慈不掌兵,此时也容不得班超多想,在隆隆的战鼓声中,一名莎车前锋千骑长当先出战,汉使团阵中军侯华涂刚要持长矛出阵相迎,于阗国边防军阵中,小将尉迟千已经当先而出,持矛直驰两阵之间接住交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