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野坟里比胆,坏了训导队的事(1 / 2)

 第六节、野坟里比胆,坏了训导队的事</p>

四老虎咬完牙,就开始了收拾国民党地下的那些头头们,而那些要“拱头”的头头儿,相比较四老虎,更是的不懂事儿,竞相着“拱头”、“发芽”,显示出自己单个儿的大本事,结果,被国民党自个儿泄了自个儿的天大的密,坏了他们天大的好事儿。</p>

国民党上上下下的暗下口儿,使得国民党地下组织,未战先败,在湖西,转眼间,变成了大道边的臭鱼烂虾。</p>

三天过去了,训导队发生的携枪逃跑事件,就像一块石头扔在湖里面,一声扑腾后,再没了动静。</p>

事件刚发生时,侯本如还时不时的吼几嗓子,王子玉还对向他报告的张山本,不疼不痒的骂几句,国辛也不再瞎充能,人前人后的,干脆连提都没提,惹事的严先树,更是心虚,遇到他们,都是远远的躲着走。</p>

这几个刺猬,能罕见的拢到槽里,这么抱团的好在一块儿,本身就说明,他们要炸更大的刺儿。</p>

周洪露和张山本,当然明了他们的思想活儿,只是,情况不明,如何对症下药?</p>

他们由紧张,变得越来越疑虑,越来越焦灼起来了。</p>

对训导队的每个兵,王子玉都当心尖子,以往每次发生兵逃事件,他都是雷霆大发,轻者将班长、排长关禁闭,重者打得直到手痛胳臂麻才罢休。</p>

而这,两个排长,竟然,一点事儿没有。</p>

越是没事,就越是有事儿。</p>

这样子,捱到了第四天。</p>

早上,出操完了后,队伍被带回营地,吃饭去了。</p>

张山本和葛世源落在最后面,一边慢慢地往村里走,一边揣摩着侯本如、王子玉,他们葫芦里到底装的是啥药。</p>

葛世源已经是公安队的侦查排长了,因为他的精细缜密,被彭琦辉派到这里,当通信排长,具体负责训导队与公安队之间的信息联系。</p>

“张大队长,收操啦?”</p>

远处,传来一声喊。</p>

张山本闻声,转过身,见是王子玉的副官秦冠林,正站在通往徐村大路上的拐弯处,向自己招着手。</p>

张本山就猜想,这小子,肯定有事情,便让葛世源先回村,应着声的,向秦冠林快步走去。</p>

秦冠林的老家在嘉祥县城关,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土财主,多年前,家里惹上一个官司,家就败了。</p>

他的父亲自感觉,官司打输的原因,是没有当官的家里人撑腰,就咬着牙,硬供秦冠林读书。</p>

秦冠林在济宁一中读完中学后,考入济南军事学校,军校上到第二年,韩复渠没听见鬼子枪炮声,就撒了丫子,逃到徐州府。</p>

济南沦陷,热血青年,自然不甘做亡国奴,秦冠林和同学到了南京,以后,随国民政府到武汉,再到重庆。</p>

在重庆,由他的老师推荐,参加了军统,留在局本部工作。</p>

时间到了1941年秋,抗战由防御转到相持阶段,一路逃到四川大山后面的国民党,这才喘匀了那口逃窜气儿,转过身子望后面,却见到原本垫桌腿儿的共产党,不但没被鬼子塞牙缝,还星火燎原般的强大起来,又见日本人到底不撑时候,就新仇旧恨的翻小肠,开始了抗战后的向共产党掏暗锤。</p>

他们叫内讧,共产党叫摩擦。</p>

反正都是叫日本人看哈哈笑的煮豆燃豆枝儿。</p>

军统,当面锣,对面鼓的,虽然胳膊短的够不上,可上不的台面的损招儿,路路熟,派出大批的军统特务,到八路军、新四军活动的游击地区,开展秘密的各种调查和破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