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说到底,人命仅一次(1 / 2)

 第八节、说到底,人命仅一次</p>

在生死关口,张蕴涵与群众面临一场人性与情感的较量——不要埋怨老百姓的怯弱,虽然他们命贱如草,也有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渴望。</p>

张老六咳嗽着,走到里屋的门口,看了一眼张蕴涵,一怔,转眼,再看床上的伤员,又一愣,禁不住“啊”了一声,呆住了,好一会儿,他才重新打量张蕴涵,慢慢地说:“你是八路?那个扭秧歌的闺女?”</p>

张蕴涵点点头,理了理额前的乱发,迎着张老六的眼光,静静地答,还把笑痕,勉强地挂在脸上,“大爷,突围的时候,首长负的伤,亏了二楞子。”</p>

她知道张老六的为人,谨小慎微,唯恐刮风来根草棒砸头上,努力地继续笑笑,“没事的,到天黑,就能走了。”</p>

张老六却着急起来,急急地在屋里转了两圈,又趴到门缝,细细地往外瞧,才看一眼二楞子。</p>

张二楞正端着碗,碗里是青灰色的锅灰。</p>

“你出来,俺跟你说个事。”</p>

张老六对张二楞说罢,转身,进了另一间里门。</p>

张二楞怔怔地看一眼张蕴涵,张蕴涵把头扭一边。</p>

二愣子尴尬,“张大姐,没事的,我出去一下就回来,您照顾好他。”说完,把装着锅灰的碗递给张蕴涵,跟着他爹,出了房门。</p>

张蕴涵接过碗,看看张二楞的背影,摇摇头,就转过身子,用手指,捏着锅灰,轻轻地撒在王书记冒着血丝的伤口上,锅灰效果好,很快,王书记的血,就止住,不流了。</p>

稍许,二楞娘,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土碗进来。</p>

张蕴涵见状,放下装着锅灰的碗,把王前进的头扶起来,由着二愣娘,一勺一勺的,把热水,喂进去。</p>

喂了热水的王前进,渐渐睁开眼睛,怔怔地看张蕴涵,看四周,又昏昏的睡去。</p>

二愣娘叹了一口气儿,无奈何,端着土碗,出去了。</p>

张蕴涵坐在床边上,伸手摸摸伤员的额,烫手,知道,王书记的伤口感染,烧得一定很厉害,于是眼泪,又啪塔塔地往下流,但是,现实现状下,一个娇弱的女子,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呢?她只好掏出手绢,湿了凉水,搭在他额上。</p>

这时候,里屋里,传来的争吵声,渐渐地大起来。</p>

二楞娘,端着碗,又进来,惊恐地看着她,“妮子,稀饭,温热了,喝碗,暖暖身子吧。”</p>

见张蕴涵一门心思地看伤员,就知趣,把碗,放到床头上,退出了房门。</p>

张蕴涵看一会儿伤员,王前进仍然昏睡,无奈何,只得端起来饭碗,费力地沿着碗沿,喝口粥,她已经两天两夜,米水没粘牙了。</p>

外面还在吵着。</p>

张蕴涵喝完稀饭,静静地坐着,一眼不错地看仍在昏睡的王前进。</p>

她实在没办法了。</p>

好一会儿,争吵声静下来。</p>

又过了一会,响起了脚步声。</p>

张老六爷俩,一前一后,走进来。</p>

张蕴涵明白,站了起来,用哀怨、无奈的眼光,看他们。</p>

张二楞尴尬地站一边。</p>

张老六走上来,咳一声,算招呼,犹犹豫豫,“这个……张八路,”他费着劲地尴尬着干笑,“你看……家里……,没啥好东西……招待,委屈闺女你了。”</p>

张蕴涵也淡淡地笑了笑,没说话,看他说下去。</p>

“这儿……这儿……这会儿,天大亮了……鬼子说来就来,您……咳咳……村里……皇协军,知道了……一搜起来,可就……”</p>

老六顿住,说不下去了,哀哀地看她。</p>

张蕴涵看一眼床上的王前进,低下了头,在这样的情势下,她能对这怯弱的百姓,说什么呢,只是觉得浑身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