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文官三板斧,特殊的符号(1 / 1)

 实际上,现在这种情况正是李乾想要的结果。自从文官们开始频频上奏,请求重开经延后,他就好像被吓着了,连召诸葛亮入宫的次数都减少了。文官们一看这样,更是急了,哪有你这样的?这不是不讲武德吗?一片片奏章如雪花般地飞上来,就连秦桧、王莽等人也来宫里试探过李乾的意思。不过李乾的意思就是这事没意思,不管这些人怎么试探,他始终就是一个态度:为难中带着拒绝。这样的态度被不少文官们知道后,纷纷觉得有了希望。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拒绝的不坚定,就是坚定的不拒绝。至此就有许多人开始为了这件事谋划了。许多高层文官愿意重开经延,但他们却不愿意让这个差事再回到翰林院手上。会试副考官能抢,三鼎甲的归属能抢,为什么这经延日讲官就不能抢了?翰林院这个衙门既然衰落了,那就让他继续衰落下去吧……今日早朝上,似乎有许多文官商量好了,齐齐站出来说要恢复经延的事。这些日子他们递上去的奏章,根本没得到什么像样的回应,大多都只是一个阅字。一份奏章是这样,十份还是这样,试问大臣们怎么能忍得了?所以今日在朝会上的发难也就实属正常了。李乾还知道,在这种朝会上光开提出来只是第一步,要是自己没答应他们,文官们肯定还有后招。毕竟他们的三板斧:闹事、辞职、堵门还都没使出来呢……“经延之事还是算了吧。”李乾似乎像是被逼到墙角,终于躲不过去了,一脸无奈地对下方的文官们道:“朕整日处理国事、批阅奏章,就已经忙得不行了,那还有精力去开什么经延,听什么讲学?”他面带无奈地推脱道:“并非是朕不愿,实则是不能。”“陛下,须知磨刀不误砍柴工……”论嘴皮子,李乾是说不过这些文官的,更何况这次这些人是真占着点道理,身为一国之君干系重大,岂能不学习如何治国?文官们不敢内涵李乾他爹和他爷爷,就拿更早的皇帝和前朝的皇帝说事,意图让皇帝陛下认识到一个不学无术的皇帝,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李乾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也会有被文官们痞幼诶的一天。看着这一个个激动的不行的文官,他下意识觉得如果以后开了经延,这样的事还会有很多。这越发坚定了李乾要占据主动的决心!“经延的事改日再议吧!今日朕乏了,诸位卿家也该去衙门点卯了。”李乾想就这么混过去,文官当然不愿意。但之后不管他们再怎么劝,李乾都直接表示拒绝。见皇帝陛下如此抵触和抗拒,文官们一时也没了办法,只得暂且作罢。至于另一边的一众武官,从头到尾几乎都在打酱油。他们也不是没想过要插一杠子,教导皇帝的差事谁不喜欢?你们能教经义治国,我们就教行军打仗嘛!只不过提出这种建议的只是小猫三两只而已,而且很快就被文官们怼了回去。种种原因不一而足,什么你们是懂行军打仗,但你们真懂怎么教人吗?什么陛下应当是稳重之君主,怎么能亲自以身犯险……理由五花八门,但最重要的还是一点,没有先例。这也是许多武将们看不到希望,甚至提也不提的原因。经历了这次文官独角戏的朝会风波,许多参与者的心里也有了底。别看皇帝陛下一直在拒绝,可他都没当场甩脸子走人,这不就是有的谈吗?没错,文官们认为的底线就是这么低。所以,现在李乾那边还没搞定,他们自己都快内斗起来,准备争夺胜利果实了。大家为的还是给皇帝陛下讲课的人选,不管什么衙门,都想掺和一脚……当然,李乾是不知道他们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不过他猜也能猜到。只是让李乾啧啧称奇的是,不管这些文官们私下斗的多么凶,但在他面前尚且保持着整体的和谐,没把问题暴露在明面上。大家只有一个诉求,那就是让他赶紧开经延。文官们是比较擅长造势的,这两天里他们又鼓动了不少人继续上奏章,以至于现在送到紫微殿里的奏章都要让两个宦官一起抬着进去。“陛下,这些人也太过分了!”吕雉蹙着好看的眉头,揉着白嫩的手腕。如今她的工作就是帮李乾在一系列奏章中,将那些劝皇帝陛下开经延的奏章和其他的正常奏章分离开。畅想中文网她们只是做这种工作就已经累得够呛了,更别说李乾自己了。现在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没有感情的批奏章机器。一开始李乾还想着在上面写个“阅”字,但后来奏章实在是太多,他要是真一个个写下去,这一天就什么也别干了。所以李乾又改了一种方式,将“阅”字换成了打对号,也就是打√。大臣们当然知道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每年各地都会上报一些死刑犯名单给朝廷,刑部和大理寺审核无误后,会再把这个名单报给皇帝陛下。皇帝一看没问题,就以朱笔在名单上打个勾,这叫“勾决”。意思是可以执行了,砍吧!据说秦桧一开始看到李乾这样批的奏章时,都忍不住抹了把冷汗。他都这样了,下面的大臣们更是不干了。好好的上着班,突然被勾决了是种怎样的体验?这是给死刑犯批的东西,现在在咱们奏章上打勾是什么意思?有不少人气不过,还特地跑到紫微殿来面圣。陛下,我们让您开经延,让您学习,这可都是为了您好,为了大乾好啊!您怎么就不理解我们呢?还把我们当死刑犯对待?我们整天这么辛苦的帮您治国,拿着一点微不足道的俸禄,隐在后方默默无闻……这么多付出,没想到最后换来的却是一道勾决?天可怜见,这次他们是真冤枉李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