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节 品评与指点(上)(2 / 2)

至于罗开先,他对李家的闲杂人等一般是不理会的,并非他没有靠近家庭的人情味,而是李家的人显然太多了。这个小木寨里面,至少有两千人——这不是后世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小家庭,而是一个传承了数百年的大家族,从大唐的李姓皇族到如今河西灵州营地内的李家,虽然沦落到中亚的他们与曾经的李唐皇室断了传承,但在这个依旧繁衍了千多人的家族中,其中牵扯了多少人的利益纠葛?</p>

那绝不会只是麻烦二字可以形容,而会是一个巨大的马蜂窝。</p>

解决马蜂窝的办法有很多种,显然靠得太近绝不是个好办法,罗开先选择的是冷眼旁观——娶了李姌李四娘是一回事,牵扯进李家内部的利益纠纷是另一回事。</p>

很显然,能叱诧一方的人就没有傻瓜,包括希尔凡平原曾经的唐人老营的大长老李坦,也是如此。</p>

冬日的晴空下,一副老小孩模样的老李坦在回到了木屋内,待到无干的人都被打发走之后,就换了模样。</p>

“三郎该是不喜大家之人心杂乱?”老李坦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说出的话语却直指人心。</p>

罗开先对老头的发问一点也不吃惊,很是坦然回道:“老祖所言不错,人心最是欲壑难填,偏有很多人渴望不劳而获,若老祖身处罗三之位,如之奈何?”</p>

“然……”老李坦吐了一个字眯着眼睛停了半响之后,才回味深长地悠然说道:“三郎对外杀伐果决,老朽甚是叹服,不知预想如何处置内部之琐务?新立约法,凭你那军法处束缚人心乎?”</p>

对着这种长寿老人,任何心机都是没有用的,活了近百年的老人,又在中亚那种异族百战之地,什么样的勾心斗角没见识过?反正罗开先是不敢拿所谓后世的见识来忽悠人的,他只是谦逊地沉声问道:“不知老祖有何见解?晚辈洗耳恭听!”</p>

“油滑!”老李坦斜靠在软塌上,抬起手用手指颤颤巍巍地指着罗开先笑骂了一句,然后才缕着长长的胡须说道:“你那军法处显然是执法之用,杜家慎言(杜讷)、十二郎(李轩)几人则始终忙碌于内务,听闻前些时日,你又召集各家族长商定律条……想来三郎你必是谋划三者彼此约束……老夫所言然否?”</p>

然否?</p>

罗开先忍不住想说太“然”了,一路上这位老长老从未干涉过任何事务,到了灵州又可算是足不出户,仅凭旁边人的转述,就清楚明了的看清了自己的意图,这哪里是期颐之年的老寿星,分明是积年修炼成精的老狐狸。</p>

看着罗开先瞪大的眼睛,老李坦并没有等他的回复,而是继续说道:“一路行来,三郎你把所有俗务都交托出去,而自己专心掌控军队,名为懒于干涉民事,实则民事中所有规矩都是三郎你一手操办,并不担忧民事出离掌控,而你更有军队操控于手……这绝非将门之学,而是帝王之术!老夫可曾说错?”</p>

“老祖睿智!”该说的都被老头说了个底掉,罗开先能说的也只有这四个字了。</p>

“睿智?呵呵……”老李坦笑了下,脸上的笑容却有些凄凉,“老夫真若睿智,就不会保不住儿子性命,别多想,鏮儿之死怨不得你,实是他自寻死路!老夫所言乃你丈人之父,老夫长子李鉫,昔年往事啊……那时唐人营尚在拉伊城不远,时归萨曼家族辖制,吾与张家老祖一同走了一次西秦,即西人常言之拜占庭,闻得元老院之制,归返之后遂与裴卫四家排解内争筹立长老制……少了内争制肘,仅仅五年,工匠营境况便大为改善,老夫那时雄心勃勃,与张裴卫三家联合谋划攻伐土库曼部,试图寻找东归之出路,或在乌浒水南岸寻觅独立安身之地,却没成想……”</p>

“没成想萨曼人背信弃义?”听老人说古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罗开先从不缺乏这类耐心,兴之所至,随口插了一嘴。</p>

“没错,没成想萨曼家族背信弃义!”老李坦赞许地瞟了罗开先一眼,对这个重孙婿他是满意至极,否则也不会轻易讲述这些如今已经少有人知的往事,“之后如何,三郎你能否猜到?”</p>

罗开先知道戏肉来了,含糊不得,想了想便很是干脆的说道:“萨曼人背信弃义……应是萨曼家族尚且辉煌之时,土库曼部实为萨曼家族所扶植控制,老祖恐怕谋算有差,不过工匠营仍能立足于希尔凡……老祖选择断尾求生?”</p>

“唉……”老李坦长叹一声,仰面斜卧在了软塌之上,长久不出声,只是几滴浊泪缓缓溢出了眼角。</p>

……………………………………………………</p>

附:补更昨日欠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