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我们的研究才只刚刚开始而已!(2 / 2)

这次轮到梁静叶惊讶了。</p>

她也思考过改进电工所提供的超导线圈技术,但科学院电工所的成果,哪是容易改进的?</p>

现在王浩说起了改进方法,顿时和他一起讨论起来。</p>

他们的话题越谈就越专业,最开始还有好几个人在旁边听着,后来一个个发现听不懂都走开了。</p>

再后来,连潘东都走开了。</p>

其他人都去看了检测室的数据,也有研究组的人帮忙介绍一个个数据代表的内容。</p>

等全部介绍完以后,一切都可以说了然于胸。</p>

这时候,所有人都已经相信,SMES储能实验装置,确实是以一万千瓦的功率在持续充电。</p>

其实最开始大部分人就相信了,因为王浩是不可能造假的,SMES技术,对于潘东来说就是科研追求,而对于王浩来说,也只是一项研究而已。</p>

哪怕完不成SMES技术研究,对于王浩个人来说,也没有什么影响。</p>

这时候,潘东依旧在仔细研究着,他是真心希望能够找出问题,但到现在就连他也相信了。</p>

问题就在这里。</p>

眼前的一切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p>

同时,潘东也感觉不能接受,王浩的研究组仅仅花费了三个月时间,就让SMES实验装置,能够平稳的高功率充电。</p>

SMES实验装置持续高功率充电,就等于是把绝大部分问题都解决了。</p>

哪怕后续还会出现故障,也肯定是找出问题并解决的。</p>

这就像是制造出了一台电脑,开机的时候会碰到很多问题,启动以后,软件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p>

当没有外力干涉,比如,病毒入侵、外力损坏设备的情况下,电脑能够长时间的使用,也就代表电脑本身没有问题。</p>

后续忽然又出现了故障,大部分情况下就是硬件损坏。</p>

SMES实验装置也是一样的,能够长时间的高功率充电,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后,再出现问题很可能就是内部装置损坏。</p>

这就是内部装置的质量问题了,和研究组的设计、技术,可能并不存在直接关系。</p>

所以说,王浩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后期。</p>

问题来了……</p>

王浩的研究组只花费三个月时间就进入到了后期,那么他们过去两年的努力,岂不是都做了无用功,回去就可以直接解散了。</p>

想到这里,潘东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p>

……</p>

专家组一行人都能够理解潘东。</p>

虽然他们感觉潘东很好笑,一路上说着‘肯定有问题’,结果到这里发现没有任何问题。</p>

但是,潘东也很可怜。</p>

很多科学研究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当做同一个研究的时候,一个团队先做出来,另一个团队,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没有任何意义。</p>

现在潘东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p>

他们过去努力了两年时间,结果被王浩的研究组三个月超越过去,而且还是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p>

等再回去以后,他们的研究基本不可能再继续,要么就是并入王浩的研究组,要么就只能面临解散。</p>

所以潘东一路上都绷着脸,完全看不到一丝笑容。</p>

梁静叶似乎没有感到压力,她一直和王浩谈着专业问题,同时心里也感到非常的惊叹。</p>

她发现王浩对于SMES储电实验装置的每一个部分都非常了解,就好像是参与了每一个部分设计的细节工作。</p>

王浩不止是知道设计细节,还能说出设计的原理。</p>

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p>

SMES储电实验装置是非常复杂的。</p>

梁静叶自认为研究参与度很高,也只是详细了解储能线圈的部分。</p>

在潘东的研究团队中,潘东也只负责大方向的设计、实验工作,一些装置细节、小的技术上,他根本就没有参与,出现问题只能寻求其他人的意见。</p>

这才是正常的。</p>

多数大型项目的研究组负责人都是如此。</p>

像是一些大项目的总设计师,只是把握研发大方向上的问题,一些研究中的技术难题,还要下面专门的技术组负责。</p>

梁静叶看向王浩的目光,都充满了赞叹和敬佩。</p>

当想到SMES技术也只是王浩的一个研究,比起他所做的理论研究,甚至都可以说是‘不值一提’,她就感觉更加赞叹了。</p>

其他人也有同样的感觉。</p>

王浩的天才自然不用多说,针对项目本身来说,他们惊讶于王浩研究组的速度。</p>

短短三个月啊!</p>

很多研究项目三个月才刚开始而已,而王浩研究组的进度已经到了后期。</p>

中午的时候,研究组招待一起去用餐。</p>

徐保功和王浩坐在一起,谈起了尽快保证高功率电力供应的问题,“这方面肯定能保证。”</p>

“我会找电力部门专门说说,让他们尽量在一个月内解决!”</p>

这下王浩放心了。</p>

饭后。</p>

一群人朝外面走着,王浩继续和梁静叶走在一起,也再次开口问道,“梁组长,还是上次那个问题。你有没有兴趣来我们这边工作?”</p>

他是很直白说出来的。</p>

旁边人顿时都看向了梁静叶,梁静叶则是犹豫着看向潘东。</p>

潘东听的脸都黑了。</p>

他语气很重的说道,“王院士,小梁是我们组不可或缺的人才!”</p>

王浩有些歉意的笑着点头,似乎是接受了潘东的说法。</p>

梁静叶则是尴尬的不知道该说什么。</p>

其他人则的怪异的看向潘东,因为他们都知道,王浩的研究组进度这么快,肯定会影响到潘东的团队,他的研究组能否继续存在都是个问题。</p>

潘东也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p>

即便是他的研究组直接原地解散,也不希望看到梁静叶去王浩的研究组。</p>

他又找了个理由,“确实,我们组有很大差距,但是,王院士的研究也快完成了,根本不需要其他人了。”</p>

这个理由倒是还说的过去。</p>

SMES储电实验装置,已经能够平稳的高功率充电,后续再出现故障也很容易解决,研究可以说已经进入后期。</p>

梁静叶再来参与研究,又有什么意义呢?</p>

王浩则是蹙眉道,“潘教授,你这就错了,我们的研究,怎么能说快完成了呢?”</p>

“不是吗?”</p>

潘东马上道,“你们的实验装置,都能够高功率充电了,到了这个阶段,后续都是平稳的常规测试工作。”</p>

王浩继续摇头道,“潘教授,我想你大概是没注意到我们的项目名称吧?”</p>

“什么意思?”</p>

其他人也不明所以的看过来。</p>

王浩道,“我们做的是SMES电池的研究,目的是给未来的航空技术提供能源动力支持,而不是制造SMES储电装置。”</p>

“我们的研究不止没有结束,而且才只刚刚开始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