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我错了(1 / 2)

晋石 八色马 0 字 2022-10-20

 十月初

楚王桓玄兵分三路,以刘牢之为前锋军领兵三万直扑鄱阳郡,一路势如破竹直抵新安郡,郡太守开城投降。

另一路以桓振为首,领兵二万破西阳郡,城中官员纷纷弃城而逃。

自己则率领五万大军越过长江,直抵襄城郡下,遭到建威将军,豫州刺史司马尚之的顽强抵抗,两军激战五日,城破,建威将军败走,在豫州加紧布防,请求司马元显派兵支援。

司马尚之同司马元显本是堂兄弟,同是宗室确道不同,司马尚之嫉恶如仇,曾数次当面斥责司马元显把持朝政,为大将军不喜,但襄阳城破,豫州乃京都门户,万不可失,调兵遣将派出三万兵马支援。

桓玄同桓振合兵豫州城下激战两日,桓振领五十精兵,潜入城中击杀司马尚之,豫州破,桓振被楚王加封前将军,兵威强盛,直逼建康。

十一月初

刘牢之带领大军一路破会稽,吴兴,义兴三郡,三军合并,十万大军把建康城围拢的水泄不通,司马元显害怕,派人出城求和,条件是自己远走徐州,楚王不允。

城中本就粮草不多,如今被桓玄围住,军心更是涣散,四处谣言顿起,司马元显派中郎将孙无终镇压城内,自己披甲上阵,命人唤来城中部将连同谢钰,站在城楼上忧心忡忡地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楚王大军,以国库中如山的金银珠宝为诱惑,在许以高官厚禄,竟然稳住了军心。

而就在这时,南方平定了叛乱的刘裕闻讯,领兵回朝,暗中联系北府军将领刘毅从京口(今镇江)西进,又派人告知司马元显,于夜间三面夹击楚王大军,方解京都之围,桓玄兵退豫州,又从荆州调集兵马前来。

司马元显大喜,任刘裕为征东将军,刘毅为征北将军,孙无终为征西将军,集结兵士,四处搜刮粮草,两军对阵。

谢钰本是十月中行成人之礼,眼看建康危急,便草草了事,谢庾两府的婚事便也搁置下来,这些日子司马元显不断示好谢钰,倒叫他也笑脸相迎,毕竟,谢钰手中还攥着一万征南军以及兵庄内五千谢府部曲,皆都退入了城内,负责城中守卫。

十一月底,刘裕领兵三万,于豫州城外击溃刘牢之,桓玄惊惧,派出桓振应战,两军大战三日,刘裕使计确被对方识破,大败于历阳郡,北逃徐州。

十二月初,桓振,刘牢之奇袭建康,大败刘毅,刘毅率领残兵退至京口,哀叹不已,确已无能为力。

击溃了刘毅,刘裕两军后,桓玄志得意满,又重新包围了建康城,此时,城中只剩下不到三万兵士,庾楷眼见风头不对,暗地联络到桓玄,愿做其内应,晚间以攻城为号,里应外合。

不知道怎么就走漏了风声,司马元显大惊,连舅父都见风使舵,耳听城外喊杀四起,竟然带着兵士尽虏王谢庾三府族人带到城墙之上,威胁楚王。

灯火通明下的建康城夜色显的分外清冷,眼看年关将至,冷风阵阵地吹拂,城外点起的万朵火把照耀着天空,血红血红,城墙上,名门望族的族人们因为害怕,低低抽泣,司马元显显然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可每个人对生都充满希望,充满侥幸。

他同样清醒地知道,没有三族的支持,晋王朝就不会存在,楚王想谋取大权,就不得不顾及这些人的性命。

算盘打的不错,可他确忘了,一切东西都可以推翻重来,楚王骑在马上,手舞长剑厉声呵斥,满脸关切之色,心里确乐开了花,只要你司马元显敢杀,我桓玄定会好酒好肉年年祭拜你。

在城北巡防的谢钰听到消息,马不停蹄地就带着谢巨赶来,手上紧紧攥着火龙枪,一双眼睛满是怒火,登上城墙的每一阶都感觉万分沉重,就好像双腿灌满了铅一样,脑中闪动着无数念头,他真后悔,意识到了城池必破,确没想到司马元显如此丧心病狂,他一直都在做梦,梦着这个家族能为他阻挡一切,能在家族的光辉下发展壮大。

一直以来,都是如此认为,就好像在这个王朝中,谢府无所不能,谢府无比强大,当这一切都要破碎的时候,别人便想着拿他们的生命换取自己的活命,这便是人心吗?这便是权力争斗下所谓的牺牲吗?

我错了,错的一塌糊涂,当天空湛蓝湛蓝的时候,永远想着能有场细雨,而当细雨绵绵的时候,又在企盼着蓝天,蒙父母的保护,蒙家族的护佑,所有的一切,是自己把自己关在了一处温柔缠绵的暖房里。

冷风慢慢地怒号了,跟随在谢钰身后的征南军长矛向前,长刀抽出,谢巨那黑脸上满是狰狞,让所有站在城墙上的兵士害怕。

“哈哈哈哈。”司马元显歇斯底里的狂笑,看到谢钰横眉怒目的上来,一手抓起跪在地上大夫人,骇的紫月在旁紧紧抱住,确被一脚踢开。

谢该谢澹满脸惊慌,齐声呼道:“大将军!”

司马元显双目赤红,抽出旁边亲兵的长刀架在大夫人脖子上,口水横飞,披头散发地对谢钰吼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母亲!”谢钰大喊,满眼是泪,手上的青筋暴起,紧紧地攥着火龙枪,司马元显知道对方身手,拉着夫人就朝后退了几步喝道:“止步,在往前,血溅三尺!”

“三郎,谢府一门忠良,母亲不悔,上天有好生之德,母亲甚慰,我儿凭心做事,足以告慰先祖,娘此生知足!”慈祥的脸上没有一丝悲切,确满是笑容,冷风吹动着额前花白的长发,那眼睛里,一片祥和。

谢钰“噗通”一声跪下,眼里全是哀伤,苦苦哀求道:“大将军,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