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明言教授(2 / 2)

他一脚油门把我拉到了玫瑰园,雅间里坐着个女人,盘着头,鬓角微白,整个人素净利落。

“梁音,梁大姐,是我一个同学在讲经堂认识的,也是明言教授的前妻”。

我恍然大悟,虽然是前妻,但也是最知根知底的人,可据她讲,已经整整十五年没见过明言和女儿了。

“你们找他有事吗?”。

她捻着手里的佛珠,已经盘出了包浆,有年头了。

“我朋友得了一种怪病,可能跟他十五年前的研究有关系”。

“他的事情我从来不过问,更何况,在他离开研究所之前,我们就已经离婚了”。

明言的去向,还是女儿告诉她的。

“他去了虎背峪,至于实验室在不在那儿,我不确定”。

“现在人哪?”。

“我也想知道”。

她眼睛本来就发浑,此时又多了些悲痛:“要是你能找到他们,请把我女儿带回来,我……没多长时间了”。

她得了恶性肿瘤,腹腔打开后,发现粘连多处脏器,没法下刀子,只好又缝上,最多能再坚持半年。

“我当时在教书,而他做实验需要到各地提取生物检材,俩人聚少离多,感情慢慢就淡了,我再婚以后,也没怎么联系,女儿回国的那天,我刚到机场,没想到他也来了,还碰到以前的学生李楷”。

李楷告诉明言昨天接了个急诊,病人全身结痂,嘴里有股怪味道,像是犯了毒瘾,一直昏迷不醒,因为身上找不到有效证件,护士报了警。

警察也没辙,问什么都不回答,疯疯颠颠的,嘴里反复叫着一个名字:明言。

明言很纳闷,听了李楷的描述,跟自己认识的人对不上号,大概是同名同姓吧。

没人在意这件事,接到女儿后,仨人去了酒店。

第二天早晨,李楷忽然联系明言,说医院领导想请他参加一场学术交流会,并派车来接。

“正好我女儿有点感冒,想顺便去输个液,而我下午还有课,得提前赶回学校,便送他俩上了车,当时车里除了李楷,还坐着一对男女,男的竖着衣领,看不清楚,女的靠着窗户,戴着口罩,一头白发……”。

这很象和白英巴力一起的那个老女人,明言教授可能没想到,圣女寨的人会这么快出现在眼前。

“过了半个多小时,我接到他的电话,语无伦次的,说什么自己犯了个大错,现在要去赎罪,只是不该连累了女儿,并且不让我报警,大概是做过的事情见不得光吧,害怕一旦被公开,会被世人唾骂”。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从此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说这些不知道有没有用,万事有因果、有法缘,皆是自为,我只是想我女儿,那时候她才刚刚二十岁,还什么都不懂,哦……前年我倒是收到了一笔汇款和一封信,是她写的,让我别担心,好好照顾自己”。

梁音从挎包里掏出本经书,里面夹着张全家福,老先生端坐花丛,搂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身后站着一男一女。

我立刻认出了他,就是在孤儿院被孩子们围在中间的那个人。

“这是我女儿明芮,旁边的是李楷,孩子是他俩的,叫李同益”。

一家人举止亲密,笑容满面,我看不出有被胁迫的迹象。

“都这样了,为什么不回来?”。

“不回来,是不便回来,是旧债未清,也许事情还没有了结吧,我只能在家听经解法,为他们抵罪消孽,如果因缘际会,我们母女俩有生之年还能再见上一面”。

她双手合什,虔诚的让人心酸。

我转向孙春来:“登记结婚,上户口,应该能查到地址吧?”。

“别看我”。

他头摇的象拨浪鼓:“把我当什么啦,警察?我没这么大能耐”。

警察也没法管,人家没报案,活的好好的,连儿子都有了。

不管怎么说,这一趟算没白来,回去的路上,我问起孙有德的病。

“嗨,上了年纪的人,有点胡涂正常,别听王姐瞎咋呼,又东转业了,调到了市立医院,珍景这次跟着来,也是想换个新环境……我跟你说呀,我叔还不知道呢,他快当爷爷啦”。

“是吗,什么时候的事?”。

“都快八个月啦,到时候非把老爷子乐晕过去”。

孙春来笑的合不扰嘴,好象要当爹的是他。

“这两口子,干吗要瞒着?”。

“嗐,我叔要是早得了信,一准逼着珍景回家休养,她事业心强,两天不闻消毒水的味道就难受,现在算算日子也快到了,回来正合适”。

好在是虚惊一场,我也替孙又东高兴,他许过我,有了孩子,认我当干爹。

“当什么干爹呀,自己生个多好”。

孙春来挤兑我:“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行不行啊你?”。

“滚蛋”。

“说真的,你嫂子那儿刚分来几个女大学生,有模有样的,带你去一眼?”。

他一脸兴奋,似乎比我更感兴趣。

“我的事不用你操心”。

“就因为没人操心,你才晃荡到现在,想打一辈子光棍啊,对得起你爸妈吗?”。

我闭起眼睛,梦里的女人和老爸的脸交替重迭,越来越真实。

“我都想不起我妈长什么样子啦?”。

“你说冯姨……我还真没见过,不过儿子随妈,你看见自个儿就看见她了,除了鼻子”。

我跟我老爸一样,都是塌鼻头,象被人揍了一拳。

离老林饭店还有两三百米,车停下来等绿灯,孙春来刚说让我请他吃牛肉锅,忽然有人从后备箱跳上车顶,“哐哐哐”几步滑下车头,裹着条红床单,“扑扑啦啦”迎着风往前跑,象是系着披风的超人。

“有病吧?”。

孙春来骂了句,正要开门下车,旁边已有七八个人叫嚷着追了过去,一个小男孩挥舞着胳膊大声喊加油:“抓猴子喽,抓大猴子……”。

我心咯噔一下,小妹真不让人省心,不知道又闯了什么祸。

“堵着啦,堵着啦……”。

人群在一家水果店前越聚越多:“什么呀,谁看见了,是猴子吗?……”。

我伸着脖子往里挤,耳边人声嘈杂。

“听说是个男的先发现的,他出门上班,忘了拿手机,回家听见浴室里哗啦啦的急流水,竟然是个母猴子在洗澡……”。

男人吓的一屁股墩在地上,母猴子受了惊,越窗逃走。

“怎么知道是个母猴子?”。

也不知是那个缺货问的。

一个阿姨撇着嘴:“呦,没娶过媳妇就分不清公母啦”。

那人红了脸,连忙用话遮过去:“这就是了,猴子最爱吃桃……”。

所以它那儿都不去,专往水果店里来。

也有人意见不同:“花眼了吧,八成是个小偷……”。

“那他也够倒霉的,白搭了一身衣服……”。

水果店不大也不小,货柜都不高,没有藏身之处,小妹没这么傻,大概齐早从别的地方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