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军功制度(2 / 2)

“诸位,咱们江东军,原本军制上采用的是部曲制度,即各部主将自行招募士卒。然后所立军功,也由各部主将,按照所部将士们的功劳大小,自行分配。但如今,随着自愿参军的青壮越来越多,很多时候,兵员都是由我在进行分配、调拨,所以原来的军功制度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所以你们觉得呢?”我率先发言道。

“主公,肃也觉得有些不合时宜了!倘若我军继续用原来的制度,江东的军力就一定发展不起来,这是一。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各部将士都只认主将,而非主公,倘若主将有反心呢?孙辅的例子可就在眼前啊!”鲁肃也发言道。

“子布、义公,你们二位怎么看?”我问道。

“像这次的淮南之战,在功劳分配方面,就像昭昨日在朝会上说的那样,乃是鲁子敬、韩义公、周幼平三位功劳最大,若是按照以往的制度,奖励倒也好分配。但考虑到这次的江夏之战,除了各部之外,还有三万余众乃是原本李术降卒,甚至还有一万是山越人。后来看了周都督的战报,在攻打安陆之时,还因为兵员折损严重的问题,程都督将吴五、陈六两部,并入了太史慈所部。如今,原柴桑大营各部将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军功就实在是难以统计!”张昭回答道。

“三位所言,几乎包含了所有,当只能再补充一点,那就是江东军乃是主公的军队,所以新的军功制度势在必行!”

韩当不愧是军人,唯我马首是瞻,一番话说得水平极高!

“军功制度,同时涉及到招募士卒上面,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原来的部曲制度也必将发生转变!

我的想法是,采用义务兵役制度!就是年满十八周岁的男子,只要身体没有残疾,智力没有缺陷,便可以参军!

此外,现在的军队中,除两千石将领外,将士们的年龄也必须在十八至五十岁之间!倘若太小,或者太老,就进行裁汰!

届时,年过五十岁者,按照在江东军中从军年数计算,从军满一年者,就奖励一亩地,五年便是五亩地,以此类推。再按照在军中的职务高低决定,进行基数翻倍。队率是从军一年两亩地,屯长四亩地,军侯八亩地,军司马十二亩地,校尉、中郎将二十亩地。

军功取消斩首记功的方式。

军队方面,只记全功,即取得胜利后才算功劳,但诸如与夏侯惇一战,乃是惨胜,便不记功劳。

然后是将领和军官这一层面,只记三种功劳:斩杀或者擒获敌军主将、先登城池、截断或烧毁敌军粮草。

最后是普通士卒层面,凡有贡献者,自然是会有职务上的升迁,至于物质上的奖赏,则依旧由主将到军官,再到普通士卒,一级级往下发!”

我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作为主薄的孙权就在一旁刷刷刷记录着。

其余三人尽皆陷入了沉思,在消化着我的提议。

“我等没有异议!”三人说道。

“好,既然如此,等到公瑾回来,再告知一下他,到时候全军便开始实施吧!”我最终拍板道。

注:军功制度,是指军人在军队作战、训练、执勤等军队建设任务中,作出突出成绩后,而对军队立功人员进行,在荣誉、职务、物质上进行奖赏的制度。